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反映了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将其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为激励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方案,真正做到“脚踏黄土、情系三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杨陵区和美乡村实践团特开展此次“三下乡”暑期调研活动。
走进美丽乡村 探访村庄建设
7月15日至1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赴杨陵区和美乡村实践团首先来到了位于杨陵区五泉镇的王上村开展调研走访活动。在村民家中走访调研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王上村依靠得天独厚的“隋文化”底蕴,发展之初保留了古朴的村落建筑,建立了文武科举体验馆和乡村图书室,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而且丰富了村民们的休闲娱乐方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努力,荣获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称号。
图1 团队成员在王上村入口前合照(李越 摄)
走进伏波古庄 传承马援精神
7月18日上午,团队来到了位于五泉镇的毕公村。通过走访队员们了解到作为马援故里的毕公村,虽然一直重视对马援祠等历史文化古迹的发展宣传,但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村民们都很希望马援祠可以成为本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
图2 团队成员与毕公村村民访谈(索琦 摄)
7月21日上午,团队成员经过两天的整理和修整,又一次出发来到了位于揉谷镇的新集村。该村以葡萄种植产业为主,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在与新集村第一书记及主任的谈话过程中,他们始终非常热情且耐心的为成员解答提出的问题,帮助团队更清楚地了解新集村的发展规划,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务,他们也表示非常欢迎大学生来本村实践调研,一起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
图3 团队成员与新集村第一书记及主任合影(李越 摄)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到乡村建设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的艰难与不足,更加深刻了解了国家和美乡村建设政策及其重要意义,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了有效的连接,更加坚定了发挥农林类高校“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引领示范作用,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责任与使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学院“三下乡”探访历史遗迹 感悟文化传承力量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