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为以史为镜,在鉴往知来中砥砺前行,长安大学赴重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重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
期间,团队先后来到了宋庆龄旧居、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以及解放碑等革命圣地,感悟先辈们深入血液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见证革命年代伟大的女性力量,以及新时代一代代少年人正冉冉升起的蓬勃希望。
图为实践团队出发前在学校合影
国之瑰宝,风范长存
位于渝中区两路口新村的宋庆龄旧居,是宋庆龄先生在重庆生活、战斗、工作的小院,也是抗战时期“保卫中国同盟”的旧址。小院幽静典雅,中间有幢西式砖木结构小楼,楼前庄严伫立着先生的塑像,一楼、二楼分别陈列展出了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先生当年在重庆的生活场景,团队顺着台阶慢行,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那段红色记忆。
图为宋庆龄旧居院内先生的雕像
先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也是建设新中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她为发展妇女儿童的文教福利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她延续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发起的小先生运动,“小孩教小孩,小孩教成人”,在那个年代,培养了大批能写会教的小老师,挽救了众多失学儿童。本次实践过程中,我们有幸见到了一位身披绶带的“小先生”,约莫七八岁,表现却令人大吃一惊,他主动提出给团队进行志愿讲解,带着团队成员将旧居内一草一木、一楼一洞都走过,落落大方,娓娓道来发生在旧居的故事。在“小先生”的讲解中,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先生这位传奇女性百年前的风采。讲解结束后,团队成员对“小先生”进行了采访,得知旧居每年都会开展时代小先生志愿讲解活动,目的是继承和发展宋庆龄先生“小先生”的理念和实践,这让团队感受到了百年时空的对话,先生给后代留下了深远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影响,我们的党史学习教育普及面越来越广,像“小先生”这样的小小少年是时代正冉冉升起的希望,少年强则国强。
图为团队成员聆听“小先生”讲解并进行合影采访
致敬遇难同胞,传承抗争精神
“愈炸愈强,抗战到底”,团队来到了位于磁器街的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这里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顺着展厅前行,团队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感受到了“六·五”大隧道惨案给重庆人民带来的无尽悲痛,也见证了重庆市民团结一致、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图为重庆大轰炸遗址内记录伤亡的数字墙
“持续时间6年零10个月,直接伤亡32829人,财产损失100亿元法币......”在遗址的负一层,硕大的数字墙映入了团队眼帘,这是大轰炸期间日机轰炸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数据,代表了一段段让人痛心的回忆,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了震撼、悲痛,任何人都不能忘记历史!来到负二层,这里有幸存者对轰炸时期回忆的纪录片,有重庆市民顶着炮火继续生产劳动重建家园的照片,还有刻着“愈炸愈强”的石碑,重庆人民在日军的炮火轰炸下始终没有放弃反抗,团队成员真切感受到了重庆人民抛却个人生死,骨中只留誓死不屈民族气节的大无畏精神,感到深深敬佩。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鞠躬默哀,为遇难同胞献上了花束。
图为团队在大轰炸惨案遗址内学习调研合影
本次实践活动,团队走进了一个个革命圣地,与先辈隔空对话,重温辉煌历史。或许,时间可以抹去战争的疮痍,洗涤伤痕累累的城市,甚至令人淡忘曾经发生过的惨烈,但先辈的精神将被永久传承下来,镌刻进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内心。我们深刻感悟到了先辈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同样也看到了时代的进步,少年人正冉冉升起的希望。作为青年学子,成员均坚定了为担当好时代使命而奋斗的决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学院“三下乡”探访历史遗迹 感悟文化传承力量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