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共存之道,沃自然之木 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乡村新颖青春助航”实践团队于7月11日来到了汉中市黄官镇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走访调研,实践团队了解到汉中市黄官镇坚持贯彻“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绿色乡村,文明乡村,打造宜居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的饮食消费类型已由传统的吃饱型,向现代的绿色有机、天然营养、保健安全、方便快捷的复合型转变。 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其中要
石泉县,是坐落于陕西安康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焕发出勃勃生机。2023年7月18日上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石泉县预制菜产业链调研团抵达石泉县城关镇龙堰村的富硒食品预制菜(紫皮长茄)种植基地,探究预制菜产业链的原材料渠道以及企
2023年7月17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石泉预制菜产业链调研团前往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进行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们来到了安康柏盛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参观了富硒魔芋系列产品的生产流水线,了解预制菜魔芋产品的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的过程。 经公司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古建筑群历史,7月16日,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柞水县凤凰古镇进行参观学习。 凤凰古镇位于秦岭南麓陕西省柞水县东南部社川河畔,自唐武德七年以来,经历了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民国等10多个朝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的第二十届全国代表大会作报告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今年7月,动物科技学院“延安腰鼓文化
近日,西安科技大学“双创赋能,红色筑梦”实践团成员来到广州鲁迅纪念馆进行参观。 鲁迅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讲解,围绕着馆里的几个基本陈列和复原场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暨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陈列“、”广东贡院与近代高等教育变革陈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构建集约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物流体系, 是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重要 支撑。 西安邮电大学“服务农村物流,共创美好生活”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
14:30:48 7月11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循迹黄河几字弯,助力黄河永安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历史文化浓厚的潼关博物馆,并开展了系列活动和主题团课。 潼关博物馆矗立在古城内的山坡上,外观为明清时期城楼形象,复原了当年的
“建设美丽乡村旅游胜地,描绘乡村振兴七彩画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省乡村旅游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塘子村开展实践活动
2023年7月26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石泉县预制菜产业链调研团一行九人来到了石泉县经开区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走进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深入调研该企业在预制菜产业发展方面,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陈书记与企业各领导陪同参与。 经团队调研,及时雨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是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贫困群众 内生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陕西铜川结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 因地制宜, 按照“党建引领促脱贫、特色产业促振兴”的发展思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厚植人民绿色福祉,增添更多“中国绿” 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广袤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为深入贯彻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烽烟虽已远,峥嵘岁月稠。7月16日,为深入了解照金革命历史,体悟照金精神,长安大学赴陕西铜川“赓续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暑期社会实践队在人文学院李贤老师的带领下到达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7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合阳县同家庄镇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走访西同鞮村,对西同鞮村村委书记李学民进行了专访。 受任于无望之际,奉命于贫困之间 2015年左右,西同鞮村是深度贫困村,村民生活水平十分艰苦,村庄经济发展非常落后,整个村子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