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实干振兴,奉献利民——返乡书记李学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 2023-07-27 浏览:

7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赴合阳县同家庄镇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走访西同鞮村,对西同鞮村村委书记李学民进行了专访。

受任于无望之际,奉命于贫困之间

2015年左右,西同鞮村是深度贫困村,村民生活水平十分艰苦,村庄经济发展非常落后,整个村子仿佛找不到致富的路,丢失了前进的光。据李书记介绍,自己在很早时就离开西同鞮村出去求学,后来去市里成为了一名工人,学习过瓦工、木工技术,再后来又组建了施工队,从居民自建房一直干到了大型市政工程,生活也开始风生水起。

图片7.jpg

图为采访李学民书记过程

在问到书记为什么还要返乡当村支书呢?“因为我是党员嘛”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李学民之所以返乡当村支书,是因为他深知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乡谋发展、寻出路,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他也不负众望,给西同鞮村村民带去了希望,团结带领西同鞮村的人民共同进步,顺利带领西同鞮村村民们脱贫致富,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

实干于民生之需,振兴于产业之中

李学民回乡之后,首先做的就是“解民生之所忧”。回乡第一年,他解决了村民的用水问题。以前西同鞮村村民们每天只有早上9点左右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用水,他上任后,全区开了14000米的灌槽,每家每户更换了水表,让村民24小时都用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此外,他还维修了十几年来未曾维修的水塔,解决了农民们农业灌溉的问题。西同鞮村不属于黄灌区,是一个旱源的村子,只能自己去找水源,离村子最近的就是一个水库,他将水引到最高处的水塔,以此来解决村子的农业灌溉的问题。

图片8.jpg

图为李学民书记讲述过程

“实实在在,日日夜夜都在计划村民们的日子咋过”,李学民书记一直在为西同鞮村的百姓“谋民生之利”。李学民干的第一件事就是集中思想,为此,每年的茶话会,李学民都会向村民汇报当年的工作进展和明年的工作规划,凝聚村民的思想,邀请百姓共同为村庄的发展出谋划策。他始终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干实事。他一手引领并组织村民修建了产业园,并修建了一条产业大道,他称产业园为“通富脱贫产业园”。产业园的修建不是冲动无规划的,而是精心设计的,提前规划了200多亩地,为产业园后来的建设预留了空间。另外,李学民还一手规划了西同鞮村的特色产业,于2021年建立了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实现了乡村振兴产业的创新发展。西同鞮村的村民们进入产业园来上班,获得工资,另外,产业园中部分园区还可以外租给其它村庄,全村140多户可以得到分红,这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

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产业发展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的增收。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加工业等,可以提升乡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学民团结带领西同鞮村的百姓建立产业园,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活力。

奉献于时时刻刻,挑担于困苦之时

“想干事得有桌子有椅子,政府搭了桌子,我们自己配椅子”,李学民用一个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解释了自己在产业建设中的作用,刚开始建设食用菌产业园时,政府拨款加投资一共是220万元,建设园区却花费310万元,亏空90万元,李学民说,这些缺的钱是他自己掏的,建产业大道时李学民也垫了几十万的钱。

建设产业园也遇到过困难的时候,在建食用菌产业园时,共计划修建98个大棚,这些大棚所需占的土地就是百姓家里的土地,因此百姓都不愿建大棚。“我是党员我先带头”,李学民骄傲地说到,他最先在自家的地里建起了大棚,对百姓起到了引领带头作用。

图片9.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村委在西同鞮村委会合照

李学民的无私奉献给西同鞮村的村民带去了希望,李学民的踏实实干为西同鞮村的经济提升了活力,李学民的辛勤耕耘为西同鞮村的菌子带来了丰收,李学民的远见卓识为西同鞮村的未来铺下了道路。

实践团成员在了解了李学民书记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正值韶华的他们深刻领悟到了于平凡中孕育伟大,于细微处更显深情。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抓住这次宝贵的实践机会,锤炼过硬本领,勇于担当作为,为青春留下奋斗的底色!

责任编辑:许光耀/文 李亚鑫/图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