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对上栗县傩文化和文创产品发展情况为期近10天的调研,彭康书院西迁之光青年宣讲社会实践团队就发展上栗傩文化这一问题撰写了《关于促进傩文化与上栗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书》,并于8月3日向上栗县杨岐山景区管委会提交了该建议书。
傩文化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活化石,充分挖掘、传承和发扬傩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道路的必然要求。基于此,团队确定把上栗傩文化作为一个调研方向,以查阅资料和入户访谈为主要调研方式。
在入户访谈调研中,团队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关”。江西方言语音语调与普通话有巨大差异,“听不懂”成了团队开展调研的最大障碍。了解到这个问题,当地政府部门派出专人带领大家一户一户走访调研,为团队后续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巨大支持。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团队成员通过积极讨论和查阅文献等多种方式,结合上栗当地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条发展原则和两条具体措施建议。团队建议上栗县政府可以通过加强傩文化和傩戏市场营销、设计特色旅游产品并进行新型市场定位、打造多元化的传播平台、借鉴国内外通过发展传统文化或民俗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这四条,来促进傩文化与上栗旅游融合发展。同时,团队还撰写了“缘起上栗·烟火杨岐创意设计大赛建议书”上栗县文创设计比赛方案建议,并实际操作设计了基于傩面具图案的文创水杯,得到了景区管委会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8月4日,团队收到上栗县杨岐山风景名胜区委员会及管理委员会对建议书的具体批复。批复高度肯定了实践团队的调查工作,指出“你们撰写的《关于促进傩文化与上栗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书》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可见大家对上栗文化进行了精心研究。”批复还对建议给予了高度赞同,认为“建议书中关于傩文化的宣传措施、傩戏旅游开发、文创设计大赛等方面的阐述具有现实操作性,对加快我县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团队成员认真学习批复后,深受鼓舞,并表示要继续深入基层开展实践,力抓真问题,运用所学服务社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走进江西开展社会实践,团队以“逢山开山,遇水架桥”的勇气认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学以致用,也在磨砺和锻炼中,深刻体悟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期盼。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代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融入基层融入社会,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青春之我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把传扬西迁精神真正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以自信昂扬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
7月16日上午,2025级学生军训旅在主楼B-305教室召开了校内带队干部培训会。西安交大党委副书记王欢,2025级学生军训旅政委,启德书院院务主任刘恒,军事教研室全体教师,各学院、书院抽调的带队干部出席会议。2025级学生军训旅旅长、校武装部副部长问鸿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