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油计算机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重走红色足迹,体悟红色文化

西安石油大学团委 2021-08-25 浏览:

总书记说过:“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党史,就是要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在这建党一百年之际,7月8日,我校计算机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开展了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体悟红色文化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image.png

7月8日上午,实践团队到达西安革命公园,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史教育基地”和“西安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公园创建于1927年3月,为纪念北伐战争前夕,陕西国民军坚守西安死难的军民而建。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园内的“革命亭”,了解到当时的许多历史人物及其主要事迹,革命亭为八角飞檐攒尖三滴水仿古建筑,楹联上有当年杨虎城将军题写的对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在“革命亭”前立着许多石碑,上面刻着许多英烈的名字,但是由于时间原因,许多石碑上的名字已经看不清楚了。之后实践团队成员参观了杨虎城将军铜像与刘志丹同志汉白玉石像。

7月8日下午,实践团队到达了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它是1936年至1946年我党我军设在国民党管辖区西安的办事机构,在全国所有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中成立最早,坚持斗争时期最长、影响最大。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末期,整个抗日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实践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当时党中央领导人林伯渠、刘少奇、朱德、周恩来、叶剑英、邓小平在这里的居室,了解到当时他们生活的不易与艰辛,白求恩大夫也曾在这里居住过,之后成员们参观了四号院,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历史照片,向人们讲述了美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斯诺在中国的革命活动。在三号院中,用大量生动、翔实的历史照片、文献、图表和文物,分“团结御侮 共赴国难”、“西办功绩 永载史册”、“巍巍宝塔 中流砥柱”、“坚守阵地 完成使命”、“当年红色桥梁 今日传统课堂”五个部分,系统地对“八办”的历史背景、主要工作和历史地位作了全面介绍。它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产物。它光荣的历史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

责任编辑:陕西大学生网
相关文章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西农学子三下乡: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

叩户、聚智、溯源、探效、问策!环境青年 “五阶解码

叩户、聚智、溯源、探效、问策!环境青年 “五阶解码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盛夏七月的关中平原绿意盎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渭水清源,绿动关中” 实践团七十名师生,带着环境学科专业硬实力与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担当,于 7 月 15 日至 30 日深入西安、咸阳

河北省黄儿营村土地空间配置情况调研——西北农林科技

河北省黄儿营村土地空间配置情况调研——西北农林科技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往西安市养老机构开展调研活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往西安市养老机构开展调研活动

叩问心灵关怀,解码精神需求满足之道 在这个蝉鸣悠长的盛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人文关怀的炽热初心,踏上了前往西安康源养老机构的调研征程。我们以青春之名,将专业所学化作探访的脚步,聚焦银发群体,在康源养老院的庭院里、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长驱职探”暑期社会实践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长驱职探”暑期社会实践

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帮助大学生提前洞悉就业市场动态、提升职场竞争力,8月10日至16日,在学院党委书记贺炳彦的指导下,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长驱职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两江工厂、招商华驰数智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