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青春为名,向祖国告白”——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5070团支部“电燃星火”国庆活动纪实
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成立76周年华诞。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5070团支部以“以青春为名,向祖国告白”为主题,策划开展“电燃星火”系列国庆活动,组织支部全体成员通过实地探访、手工创作、心声分享等多元形式,向祖国献上真挚祝福,生动践行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
国庆假期期间,硕5070团支部成员暂别学业与科研,怀揣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分赴全国各地开展实地探访。从承载国家庄严记忆的北京天安门,到镌刻千年文明印记的洛阳龙门石窟;从见证历史风云的汉中拜将坛,到彰显古城雄浑底蕴的西安城墙,都留下了同学们的足迹与深情。支部成员还录制了来自祖国各地的庆生视频,镜头中每一句“祖国生日快乐”,都凝聚着青年学子对山河壮阔的赞叹与国家发展的自豪,虽身处四方,祝福却同频共振。
在校成员则齐聚一堂,开展“中国结书签制作”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成员们仔细琢磨平结编织技巧,时而低头梳理绳线,时而互相指导帮助,一个个蕴含吉祥寓意的中国结在指尖逐渐成型。绳线的一缠一绕,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身传承,也串联起支部成员间紧密的情谊。制作完成后,大家郑重地在书签上写下对祖国的祝福——“愿祖国繁荣昌盛”“立足专业助发展”等真挚寄语,既是电气学子对时代召唤的回应,也是青年一代对未来的坚定承诺。
活动尾声,支部组织召开主题分享会,成员们结合参与体验,畅谈对“爱国”与“担当”的理解。赵思祺同志分享道:“没想到一根红绳有如此大的魅力!当中国结在手中成型,我感受到的不仅是手艺传承,更是我们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内核。”郑思婷同志表示:“以前觉得‘爱国’很大很远,这次写下‘国泰民安’时,感觉它其实很近。我的每一次实验、每一次求知,都是在为这个愿望贡献力量。”申仁杰同志结合实地探访与手工体验感慨:“看着天安门、拜将坛的视频,再低头编织中国结,我忽然理解了什么是‘继往开来’。作为电气人,我们要像编织中国结一样,用知识与创新编织起国家的能源安全网。”
(图为支部合照)
(图为同学们在活动中亲手编织中国结书签)
(图为支部成员制作的书签)
(图为支部成员在北京、合肥、西安、洛阳为祖国送祝福)
(图为在主题分享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结合实践经历畅谈青春责任与报国理想)
此次“电燃星火”国庆团日活动,不仅是一次节日庆祝,更是一堂生动的“凝心聚力”主题思政课。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5070团支部通过丰富的形式,引导成员将“小我”理想融入“大我”前途,将专业追求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生动诠释了“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的内涵。未来,支部成员将继续带着活动中凝聚的赤诚与力量,在青春赛道上奋力奔跑,以电气学子的专业所长,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无悔青春。
力学探微求真,方程解码未知——预科2502团支部学业研究主题团日 黄浦江畔,习得数理根基,终成火箭破苍穹;异国封锁,难忘祖国恩情,始得一星震寰宇。 钱学森先生是我国科学史上的标杆人物,他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国投身祖国建设的爱国情怀,以及在航
为感受中华文明深厚底蕴,拓展历史文化视野,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钱2501班全体同学循着习近平主席的脚步,走进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开展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探索之旅。通过参观基本陈列的第一、第二、第三展厅,同学们沿着历
“以青春为名,向祖国告白”——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5070团支部“电燃星火”国庆活动纪实 金秋十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成立76周年华诞。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硕5070团支部以“以青春为名,向祖国告白”为主题,策划开展“电燃星火”系列国庆活动
“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第 六 天活动实纪 7月17日,为深入挖掘传统土布技艺的文化内涵,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开展了专题学习活动,特邀当地合作社负责人系统讲授土布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与非遗价值。 在
长安大学团队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实地调研 近日,长安大学代表队参加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茅以升公益桥—小桥工程”创新设计大赛,为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参赛项目,队伍远赴福建省宁德市庭墩村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