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调研红色建筑、弘扬红色文化,7月16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延安红色建筑数字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鲁迅艺术文学院旧址进行革命文艺历史学习、红色建筑数字化传承宣传与建筑特征图文记录。
到达鲁艺旧址后,实践团首先进入展馆会场对鲁艺的建设历史进行学习,去了解在艰苦的条件下,文艺工作者如何用热情创作出《白毛女》《黄河大合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而这些作品不但丰富了广大军民群众的生活,更广泛宣传了抗日救国思想。实践团成员通过跨越历史的图片与文物,感受着革命文艺火种如何在这片土地成长。
![]()
图为实践团成员学习鲁艺的建设历史
同时,实践团积极进行宣传工作,向鲁艺旧址游客说明调研目的,通过“您认为延安红色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什么”、“你了解哪些数字化技术”等访谈问答进行互动,对红色建筑数字化传承必要性进行宣传。
![]()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游客宣传红色建筑数字化传承
实践团还对鲁艺旧址代表性建筑物基础数据及本体特征进行了图文记录:西式教堂窗洞口多为圆形彩色玻璃窗和拱券的结合形式;窑洞以石窑为主,洞口的墙面大多用青砖砌筑填充......完成了建筑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分类整理,为后续编制建筑数字化档案提供了数据支撑。
![]()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教堂式主楼进行建筑观察与记录
本次调研,实践团成员学习革命文艺历史,以图文形式记录红色建筑样貌与内涵,并通过与游客访谈互动来宣传红色建筑数字传承,为红色建筑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贡献了一份青春力量。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号召,让青春在乡土大地上绽放绚丽之花,2025年7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怀揣着满腔热忱,走进鸿凤村黄桃基地以专业技能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绘就乡村振兴的青春画卷。 在黄桃基地里,实践团成员化身“
七月流火,青春如歌。2025年7月2日下午,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赤诚向往,“镜语乡音”青年实践团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的土地。在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走进鸿凤村村委会,与村支部何书记共赴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的深度对话,以青春
以青春之行,践爱国之志 凝心聚力担使命,青春奋进建新功。为激扬报国之志、砥砺强国之行,西安交通大学金融专硕S5188班团支部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全体成员热情参与,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青春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交大学子
如何将 红色 教育的“盐”溶入学生成长的“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给出生动答案:让课堂行走起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该校 组织20余名受资助 学子 奔赴延安, 通过实地探访、情景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受资助学子带来一堂生动的“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部署,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9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组织受资助学生代表前往延安市开展“追寻红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