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

2025-07-18 浏览:

“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实践团第二天纪实

7月13日晨光憙微,蒲城厚重的历史之门缓缓开启。肩负“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重任的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以探寻千年文脉为起点,深入蒲城腹地,开启了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深度认知之旅。此行旨在溯源文化根基,为后续激活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发展筑牢坚实的思想与实践根基。





团队首站来到了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蒲城博物馆,面对沧桑的文物与详实的史料,队员们系统梳理了蒲城的历史沿革,深切感受其深厚的文化积淀。那些彪炳史册的重要人物与转折性事件,从书本上的记载,转化为构建团队对蒲城整体文化认知框架的鲜活基石。这份对地域历史的宏观把握,为精准探寻非遗织艺所植根的土壤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背景坐标。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理解这片土地的过去是赋能未来的关键。


下午,团队走访了保存完好的清代考院。漫步在古朴的院落中,触摸着斑驳的墙壁,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代学子寒窗苦读的执着精神。正如带队老师所说"科举文化中蕴含的专注与坚持,与非遗传承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 这座肃穆的古建筑群,本身就是一部无言却厚重的立体史书。通过沉浸式考察考院的环境氛围与历史遗存,团队成员更深刻体悟到“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崇文重教传统。结合博物馆中梳理出的清晰文脉,蒲城“科甲蝉联、英才辈出”的历史图景与尊师尚学的社会风尚跃然眼前,这种根植于骨髓的文化自觉与价值认同,正是当地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世代相承、生生不息的精神沃土,也为今天焕新非遗、融入时代发展,提供了深沉而持久的内生动力与文化自信源泉。





 

此次以“知”启“行”的文化深潜之旅,通过对蒲城历史文化基因的系统解码与深度思考,团队成功构建了理解地方传统的认知坐标。当充满创新激情的青春力量,遇见承载千年智慧的非遗织艺,一场根植于文化自觉、致力于乡村文化振兴与发展的赋能实践,已在蒲城大地蓬勃发展。 “焕新非遗织艺,赋能巾帼富民”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团队,正以坚实的文化艺履,向着更广阔的实践天地纵深迈进。


责任编辑:刘怡菲 曹馨雨 文姝睿 张梦婷 武
相关文章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数耕者调研队赴太白县咀头镇开展暑期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探访咸阳民办红色博物馆,于历史回响中感受信仰的温度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化药学院调研队赴凤县主题学习调研:追寻红色足迹,感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陕西省宝鸡市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