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雷琳芬)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学子们在“乡村振兴·青春建功”主题下,于7月19日赴武功镇开展专项社会实践活动,深入调研非粮食作物——猕猴桃的种植情况,以及电商平台在推动其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调研团队首先走访了猕猴桃种植基地,目睹了果园内猕猴桃树的整齐排列和果实的精心套袋保护。套袋技术不仅防止了日灼损害,还确保了果实的鲜嫩多汁,从而在市场上取得了喜人的销量。团队成员了解到,自然成熟的猕猴桃以其香甜软糯的口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而合作社负责人强调:“用心培育的果子才能真正被市场接受。”
(图为基地技术人员为队员们讲解 图源西农)
武功县南仁健康果业专业合作社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占地1600多亩的猕猴桃种植大户,种植了包括翠香、海沃德、徐香、瑞玉等优良品种。合作社的精细化管理从土壤选择到幼苗培育,再到嫁接成品果树,每一步都追求精益求精。“兵垦果园”商标的成功注册,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激发了他们的种植热情。
(图为合作社所获荣誉 图源西农)
为了进一步推广“武功小子、下功夫成好果”品牌,合作社通过媒体宣传和电商平台的合作,有效提升了猕猴桃的市场知名度。调研团队随后来到了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跨境电商中心,深入了解电商平台在非粮食作物推广中的作用。
电商中心通过直播带货、跨境贸易等多种媒体宣传方式,为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在过去十年中,电商中心吸引了390余家电商企业,40余家快递企业,推动了西北地区乃至全国40多类、3500多种特色农产品的网络销售。这一新兴力量不仅为非粮食作物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贸易中心负责人为队员们作介绍 西农供图)
调研团队通过本次活动,见证了武功县猕猴桃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电商平台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电商平台的介入,不仅拓宽了非粮食作物的销售渠道,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地方产业的不断创新与电商平台的有效结合,正在引领当地人民走向更加富裕和美好的生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的调研团队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对非粮食作物产业发展的理解,也认识到了电商平台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团队成员们期待将所学知识和经验应用于未来的农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中。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