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邮电大学赴延安红色之旅:追寻革命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西安邮电大学 2024-07-22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刘金瑶)7月9日至7月18日,“追寻革命星火,弘扬延安精神”西安邮电大学赴延安社会实践队踏上前往延安的旅程,追寻革命先辈们的足迹,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

延安,这座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厚重记忆的城市,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此次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鲁艺—延安纪念馆内合照。刘金瑶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同学们通过参观陈列的历史文物、图片和资料,深入了解了延安时期县委县政府的工作情况和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历程。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人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外合照。刘金瑶   摄

随后,同学们前往南泥湾革命旧址,这里是延安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大家详细了解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被三五九旅指战员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取得的光辉业绩所深深震撼。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成为了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宝贵财富。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南泥湾革命旧址合照。刘金瑶   摄

之后,为了更深刻地体验南泥湾精神,同学们决定在参观结束后,自己动手做饭,体验当年八路军战士们自力更生的生活方式。同学们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学生们分组行动,有的负责摘菜洗菜,有的负责切菜备料,还有的则负责生火做饭。虽然起初大家都显得有些手忙脚乱,但在相互帮助和鼓励下,逐渐掌握了烹饪的基本技巧。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次动手做饭的经历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深刻体会到了南泥湾精神的内涵,在艰苦的环境中,只要团结一心、自力更生,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动手切菜。刘金瑶   摄

此外,同学们还参观了王家坪、杨家岭等革命遗址,亲身感受了延安的红色氛围。大家通过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对延安精神和双拥运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许多人表示,此次红色之旅不仅增长了见识,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员在杨家岭合照。刘金瑶   摄

此次延安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和缅怀,更是一次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我们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延安精神将会永远传承下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刘金瑶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