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外国语大学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争创一流为目标,以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坚持学科、学术、人才联动发展思路,持续推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才队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队伍教书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大力开展“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本科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实施融通性、立体化、多层次的“研究生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坚持“理论为基、方法传授和前沿引领”原则,贯彻落实《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三全育人成效显著。
——坚持引培并重,人才队伍质量和层次不断提高。学校不断健全完善体制机制,通过《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外学者”特聘岗位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在人才引育、使用评价、服务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效,夯实学校发展的人才基础。坚持“外引重效益,内培促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科发展需求,全面推行“一院一策、一人一议”,对特殊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育。同时,创造性地设置“柔性引进,全职工作”和“过渡期”等引才方式,灵活广泛吸引学术界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从海外、省外汇聚到学校,人才汇聚效应显现。大力推进并实施学历提升工程,系统性构建多层次、递接式人才支持体系,教师整体学历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力量雄厚、结构多元的人才战略格局。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人才队伍学术产出总量和质量稳步增长。2019年以来,学校出台新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遴选聘任第二届学科带头人31人并组建学科团队,强化带头人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学科梯队建设,配备学科团队建设支持建设经费,出台《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科团队组建与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加快构建完备科研管理体系,出台、修订《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制度近20项,搭建学科平台,激发人才队伍创新活力,科研项目、论文、著作、获奖等成果总量持续攀升,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奖、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奖励,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资助经费逐年提高,多个科研机构入选国家级智库,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为突破,以新时代教育评价为导向,加强学科顶层设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2025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 “侗歌耘梦” 实践队怀揣文化探索热忱,踏遍贵州山水,先后深入贵阳市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一场文旅探索与非遗传承深度交织的社会实践。漫步黎平县肇兴镇翘街古城,青石板路承载着岁月痕迹,队员们俯身触摸历史与现代交融的
长安大学 团队 研发 动态公路测载监管系统 助力 交通 安全再升级 (供稿人:谢越,张方致) 车辆超载是威胁道路交通安全的 “隐形杀手”—— 不仅大幅增加桥梁侧翻、路面破损等事故风险,更曾引发多起重大人员伤亡事件。针对当前公路测载领域 “动态检测难、
西安培华学院学子下乡 | 从周原文化中汲取 “ 三治融合 ” 治理养分 为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理智慧,近日,西安培华学院“法润乡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宝鸡市岐山县,开展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核心的专题调研实
为深入贯彻党关于“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25日至8月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红鹰”训练营在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由植物保护学院、
7月14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决赛中,西安交大代表队凭借卓越表现从全国40支顶尖高校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赛事全国总冠军,并斩获赛事唯一特等奖,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同时取得下一届全国大赛承办资格。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