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追寻历史之光,铸就青春梦想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4-07-21 浏览:

在盛夏的七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弹一星薪火传,匠心铸梦正当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的征途,目的地直指那片承载着新中国核工业辉煌历史的神秘之地——原子城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旧址。此次“三下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探访与深度调研,让青年学子们近距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铸就青春梦想。

IMG_6888.JPG

一、启程:心怀敬畏,踏上寻根之旅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亮了前往原子城的道路。实践团队的成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知识的渴望,踏上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旅程。随着车辆缓缓驶离喧嚣的城市,窗外的风景逐渐变得宁静而辽阔,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心灵洗礼。

在前往原子城的途中,实践团队通过车载视频和讲解资料,初步了解了原子城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核工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些资料不仅让队员们对即将探访的地方有了初步的认识,更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索的热情和动力。

IMG_6749.JPG

二、探访:揭秘地下指挥中心,感受历史厚重

经过数小时的车程,实践团队终于抵达了原子城221基地地下指挥中心旧址。这座看似普通的山体,实则隐藏着一段非凡的历史。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队员们穿戴好防护装备,沿着狭窄的通道,一步步深入地下指挥中心。

随着脚步的深入,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昏暗的灯光下,斑驳的墙壁、陈旧的设备、密集的管线……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不易。队员们或驻足凝视,或轻声讨论,无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在地下指挥中心的中心控制室,队员们看到了那些曾经决定国家命运的重要设备。虽然它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但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却让人无法忽视。解说员详细介绍了这些设备的用途和背后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科研人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

IMG_6706.JPG

三、对话:聆听老专家讲述,传承红色精神

探访过程中,实践团队有幸邀请到了一位曾在221基地工作过的老专家进行座谈。老专家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铄,言谈间透露出对那段岁月的深深怀念。他向队员们讲述了自己参与核试验的亲身经历,以及那些为了国家核事业默默奉献的同事们的故事。

“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让祖国强大起来。”老专家的话语简单而坚定,却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无私奉献。

在座谈中,老专家还分享了自己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和寄语。他鼓励队员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希望队员们能够传承和发扬红色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IMG_6840.JPG

四、调研: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见证发展新貌

除了探访地下指挥中心外,实践团队还深入原子城周边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他们发现,如今的原子城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军事禁区,而是成为了一个集科研、旅游、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在这里,科技与自然实现了和谐共生,不仅保留了历史遗迹的完整性,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解了核工业的发展历程和科技成果。他们还走访了当地的居民和企业,了解了他们对原子城发展的看法和期待。通过调研,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五、感悟: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随着探访和调研的深入,实践团队的成员们逐渐从历史的厚重中汲取了力量,从现实的变迁中看到了希望。他们纷纷表示,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更让他们深刻领悟到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明白了什么是爱国情怀,什么是无私奉献。”一位队员感慨地说,“我要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另一位队员则表示:“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进步给国家带来的巨大变化。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六、结语:青春与梦想同行,在历史的天空下翱翔

随着探访和调研的结束,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踏上了归途。回望那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畏。他们知道,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探访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磨砺。

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把这次探访的所见所感化作前行的动力,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誓言。他们将在历史的天空下翱翔,用青春和汗水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梦、脚下有路、肩上有责、手中有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责任编辑:黄杰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