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民族团结始终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石。为切实贯彻习主席“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的深情寄语。长安大学赴新疆巴音郭楞 “青春支教展青年风彩·携手共进铸民族之情”暑期实践团队按计划于2024年7月16日至7月22日常态化开展焉耆县第一中学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学业帮扶工作。
经前期与学校商议讨论,实践队员充分了解参加帮扶班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详细制定了排课计划,同时确定帮扶内容和帮扶形式。本次暑期支教编排高一高二学生四个班,共有65名学生报名参加,其中维吾尔族学生最多共24人,汉族学生20人,回族12人,蒙古族2人,藏族1人,17名实践队员主要针对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生物五门课程进行学业指导。
高二年级习题讲解
初升高衔接班授课
参加本次同辈帮扶课程同学多数为单列班同学,实践队员针对性积极备课,一方面,针对学习基础差问题,实践队员主要引导学生把握知识概念与应用,重点巩固基础知识,紧抓知识讲解、课堂互动、课后练题三个环节,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实践队员积极备课
另一方面,针对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实践队员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活用新媒体设施,对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讲述自身求学经历,描绘大学美好校园生活,以及传授多年来学习和生活经验,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设定实际目标,做好个人生涯规划。
实践队员与学生交流谈心
本次同辈学业帮扶过程中,充分彰显了长安大学暑期实践支教队员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为新疆焉耆一中学子树立良好榜样,激发学生内驱动力。着重培养了学生勇于表达,敢于拼搏的奋发精神,开阔了焉耆一中学子精神视野,增强了学生个人规划意识,为学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青年贡献青春力量。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