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已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一支重要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2024年7月19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赴陕西凤县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兴隆场村进行调研学习。
实践团与兴隆场村干部合影
兴隆场村深化“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一行10人来到兴隆场村一家堪比世外桃源的民俗——云湾山居。云雾缭绕,远山如黛,这里山清水秀,充满了江南的诗情画意。三五低墙、隔出独立小天地、有琴棋书画、花鸟鱼池。这里有难得的安静,少有的惬意,久违的安逸。民宿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入住民宿,可以深入了解的凤县兴隆场村的风土人情,体验当地人的日常生活。品尝地道的家常菜和特色小吃,感受当地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参与手工艺制作和农耕体验等民俗活动,让旅行充满趣味。一整个清风明月常作伴,香樟池鱼皆为邻。真正做到了实现农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云湾山居外景
随后,驻村第一书记李伟带领实践团一行来到了圣麝园。李书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圣麝园的基本情况,它是当地林麝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和养殖户参与组织,整合资金、技术优势和种源优势,推进“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麝香被誉为“软黄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稀缺性,李书记还为我们普及了麝香的制作过程,主要包括采集、加工和炮制几个步骤。该园区的经营模式不仅包括林麝的养殖,还涵盖了林麝产业链的多个环节,如颗粒饲料加工、林麝医院、技术服务、森林康养、生态观光等,形成了一个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产业态势。
圣麝园大门口
兴隆场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伟为同学们讲解林麝养殖情况
林麝与食物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实现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和农村的需求、挑战、机遇,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现状、问题以及发展需求,实践团与当地村民深入交谈并开展问卷调查。通过乡村振兴调研,当代大学生能够深入到农村,了解当地的社会现象和实际问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增长见识和经验。可以帮助乡村地区发现自身优势和资源,提出有效的发展建议,从而推动乡村的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振兴。通过返乡调研,当代大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党的领导和政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增强对党的认识和信任。参与乡村调研和实践,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大学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于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大有裨益。
实践团与村民深入交流并进行问卷调查
合影留念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