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走出陕科大,这堂“庭院里的思政课”入脑入心

陕西科技大学 2024-07-18 浏览:

9ee0f58ef96ea945a6c93089f5841271.jpg

为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鼓舞广大农村基层干部与老百姓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乡村力量,7月16日陕西科技大学“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研究生宣讲实践团深入王石凹村进行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主题理论宣讲活动。

周露同学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明》为主题,巧妙地选取了基层群众耳熟能详的戏曲瑰宝——秦腔经典《周仁回府》与眉户佳作《梁秋燕》作为开场,讲述了这些活跃在乡间地头的传统艺术,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文化传承活生生的例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文化传承,其实就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周露强调,坚定文化自信,不仅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深刻认同,更是推动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随后,周露同学还积极向村民们宣讲了铜川市印台区推行的文化下乡政策。

ed6c40d1ec180e377dd5fcc950b6587e.jpg

张琦同学以《赴振兴之约,绘灿烂乡景》为主题,深入解读了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内容。她首先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以及通过政策引导、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多维度推动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随后,张琦将视角拉近至自己的家乡——漯河市,她回顾了近年来漯河市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留下的坚实足迹张琦用生动的实例,展现了漯河市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最后她提出了针对王石凹村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独到见解。

b858264a491fdf22d1086594b5d1c241.jpg

随后,宣讲员们与一位八十多岁在党三十年的老党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老党员说到:“那时候啊,我们虽然条件艰苦,但心中的信念比什么都坚定。”老党员的话语让在场的队员们都深受感动,这位老人的话不仅仅是回忆,更是对青年学子的鞭策和鼓励。

213a57a8c34c6de4fbc83f6a88a14e18.jpg

陕西科技大学“红色基因·薪火传承”研究生宣讲实践团将思政课搬进农户庭院,通过“茶话会”“田坎会”“树下会”“板凳会”等鲜活阵地,聚焦“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新质生产力”“‘两弹一星’精神”等主题,以拉家常的方式,与老百姓面对面解疑释惑、心贴心交流互动,让鲜活的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基层的实情、乡村的泥土中落地生根。

b14d433dc68d61623f458fb1f22a73ca.jpg

接下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乡村,让青春之梦在乡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美丽的乡村土地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刘佳宁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