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简嫔)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深入了解当地文旅融合现状,7月16日,长安大学创新创业实践专项重点团队,在商南县清油镇经济办干部李江的引导下,实地考察参观了后湾民俗文化馆。
后湾民俗文化馆分为人文始祖堂、后湾村史馆、传统国学馆、后湾民俗馆、休闲阅览室及东西文化长廊等六个展示区。在李江讲解和引导下,带队老师及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后湾民俗馆。从新生儿礼仪的温馨到婚俗的喜庆,从祝寿的庄重到丧葬习俗的敬畏,每一项习俗都承载着后湾人深厚的情感与智慧,展现了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
后湾村民俗文化馆
随后,团队成员沿着东西两侧的文化长廊,深入了解和感受后湾村的历史脉络与及后湾人的传统美德。后湾村李氏源自甘肃陇西,与唐皇室同宗。明朝洪武年间,李氏四兄弟由山西洪洞迁至陕西商南后湾,后分迁丹凤、洛南及河南灵宝。老四定居后湾,繁衍后代,四兄弟各自勤勉创业,家族兴旺,传承着李氏的祖脉和厚德,历代以来,后湾人尊老爱幼,仁义厚道,睦邻友好,和谐文明蔚然成风。后湾历史与美德的传承,也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东西文化长廊
最后,团队成员步入村史馆。从“美丽后湾”的自然风光到“艰苦记忆”中的不屈精神,再到“党旗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旅游天堂”的蓝图徐徐展开,每一处都讲述着后湾村的历史变迁和奋斗历程。李江讲解道:“由于解放前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和解放后的左倾思想影响,后湾村也同全国一样遭受了许多磨难,但后湾人辛勤耕耘,用勤劳和汗水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在观览的最后,驻村书记还特别提到,为更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后湾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多个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体验秦岭原乡的慢生活。
李江为带队老师及团队成员讲解后湾村村史
在绿水青山间寻觅文化印记,于传统民俗中体验生态之美。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后湾村在贯彻落实国家宏图战略中把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嫁接”起来,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展望未来,长安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团队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青春力量。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