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简嫔)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深入了解当地文旅融合现状,7月16日,长安大学创新创业实践专项重点团队,在商南县清油镇经济办干部李江的引导下,实地考察参观了后湾民俗文化馆。
后湾民俗文化馆分为人文始祖堂、后湾村史馆、传统国学馆、后湾民俗馆、休闲阅览室及东西文化长廊等六个展示区。在李江讲解和引导下,带队老师及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后湾民俗馆。从新生儿礼仪的温馨到婚俗的喜庆,从祝寿的庄重到丧葬习俗的敬畏,每一项习俗都承载着后湾人深厚的情感与智慧,展现了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
后湾村民俗文化馆
随后,团队成员沿着东西两侧的文化长廊,深入了解和感受后湾村的历史脉络与及后湾人的传统美德。后湾村李氏源自甘肃陇西,与唐皇室同宗。明朝洪武年间,李氏四兄弟由山西洪洞迁至陕西商南后湾,后分迁丹凤、洛南及河南灵宝。老四定居后湾,繁衍后代,四兄弟各自勤勉创业,家族兴旺,传承着李氏的祖脉和厚德,历代以来,后湾人尊老爱幼,仁义厚道,睦邻友好,和谐文明蔚然成风。后湾历史与美德的传承,也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东西文化长廊
最后,团队成员步入村史馆。从“美丽后湾”的自然风光到“艰苦记忆”中的不屈精神,再到“党旗引领”下的乡村振兴,“旅游天堂”的蓝图徐徐展开,每一处都讲述着后湾村的历史变迁和奋斗历程。李江讲解道:“由于解放前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和解放后的左倾思想影响,后湾村也同全国一样遭受了许多磨难,但后湾人辛勤耕耘,用勤劳和汗水度过了一道道难关。”在观览的最后,驻村书记还特别提到,为更好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后湾村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造多个旅游景点,吸引游客体验秦岭原乡的慢生活。
李江为带队老师及团队成员讲解后湾村村史
在绿水青山间寻觅文化印记,于传统民俗中体验生态之美。通过此次活动,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后湾村在贯彻落实国家宏图战略中把乡村振兴与文化旅游“嫁接”起来,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展望未来,长安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团队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推动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青春力量。
2025年7月15日至18日,由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暖乡筑梦团”成员参与的“强国有我 红色少年”公益夏令营,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及周边区域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
随着《“十四五”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 “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促进非遗与产业融合” 政策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人文学院赴渭南市非遗时辰包子调研队前往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