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学子三下乡:访聚美丽乡村 擎画振兴蓝图

长安大学 2024-07-19 浏览: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崔镇鹏)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陕北的气候、光照、纬度、海拔等非常适宜发展苹果种植,加上滴灌技术、矮化种植技术、选果生产线等不断发展,就地卖出,销路不愁,大力发展苹果种植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最好的、最合适的产业,大有前途”。为了解洛川县以苹果产业带动区域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的发展路径,7月15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洛川“访聚美丽乡村•擎画振兴蓝图”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在管泽楷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社会实践。

图片3.jpg

社会实践队合影

敢为人先,用苹果叩响致富大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参观了李新安纪念馆,聆听了陕北苹果之父-李新安与洛川苹果的故事。1947年春,阿寺村村民李新安从河南灵宝县用毛驴驼回了200株苹果苗,在自家六亩七分地上率先种起了苹果,虽遭遇乡邻质疑,他仍坚持耕种出了洛川第一片苹果园。1954年,李新安向北京赠寄洛川苹果,得到了中央办公厅回信赞扬“阿寺村农民栽苹果在陕北黄土高原是一个创举。”之后,李新安总结出适合当地气候的管理技术,养蜂授粉,改良土壤,精心培养优质树苗,解决了苹果种植中的诸多弊端,昔日寥寥几根”干柴棍棍”变成了陕北人民的“摇钱树”。通过讲解,实践队员体会了老一辈人创业的艰辛历程,感受到了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李新安精神”。

图片1.jpg

实践队员参观李新安纪念馆

“苹果之都”,从阿寺村走向世界

实践队员来到苹果第一村-阿寺村,溯洄这段苹果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阿寺村位于洛川县永乡镇东南5华里,全村1403口人,现有耕地3300亩,基本都栽了苹果。20世纪50年代,受李新安影响,村民们也开始大力栽种苹果树。到1960年,已繁育了30000多株苹果苗,洛川县50多个村子先后都建起了苹果园。几十年的发展中,阿寺村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第一村,苹果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洛川县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苹果之都”。七十年来,洛川人民在政府的带领下,矢志不渝,正逐步将“让苹果红遍洛川,红遍陕北高原”的梦想变成现实。走在村间小路上,看到以苹果为主题的壁画和建筑,实践队员们感受着阿寺村朴实的村风、体会到通过苹果产业,阿寺村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图片2.jpg

实践队员走访阿寺村

持续耕耘,苹果产业走向现代化

实践队员前往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百千万示范工程”永乡镇阿寺村核心示范区进行参观。阿寺村坚持不断推进苹果种植技术革新,2018年举全县之力打造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致力于果树的栽培技术。按照“政府引导、果农参与、项目支撑”的思路,采取“三支一扶”、果园种草、蜜蜂授粉,覆盖保墒等标准化措施,同时注重防灾减灾,提高苹果产量质量。经过介绍,成员们进一步了解了洛川苹果从栽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切实感受到了党的领导与制度优势,对洛川苹果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微信图片_20240717192804.jpg

阿寺村矮化密植林

“要想富,先栽树,苹果树,摇钱树,祖祖辈辈能致富”,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苹果是洛川县实现乡村振兴的“幸福果”,洛川苹果的质量和产量正在迈上新台阶。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更要努力学习,用专业技能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管泽楷 郭婧超 任月潇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