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推动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充分利用当地历史红色资源,加快红色资源在乡村振兴各个领域的融合与应用,着力推动构建红色资源综合服务体系,进而全面提升乡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为进一步了解安塞区本土红色资源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现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陕北各区县开展“寻红色陕北足迹,谱乡村振兴华章”---关于陕北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15日到达安塞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图 1 实践团合影
初至安塞,明确调研方向。当日,实践团前往延安安塞中央军委二局旧址、陕甘宁边区难民纺织厂旧址、八路军制药厂旧址开展走访调研。在各级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团队观看了安塞红色资源发展宣传视频、参观了红色资源展示厅并走访了各旧址。同时,对相关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实践团了解到目前安塞已初步形成“红色+旅游”“红色+教育”等发展模式。
图 2 红色资源旧址
深入安塞,感悟机遇下的时代风貌。实践团在走访过程发现,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等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下,当地红色资源在网络领域成功开辟了新的途径,部分红色旅游项目的年接待游客量已相当可观。同时,“一旧址、一传承、一发展”的发展模式稳步推进,红色文化内涵得到了不断丰富与拓展,为当地的发展注入了更为强大的活力和更多的可能性。
深度分析,探寻机遇后的时代困境。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问卷数据发现,虽然当地红色资源发展取得一定成功,但受限于地区资源整合力度,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发展规划。同时大数据互联网应用的缺乏和红色文化技术专业人才的不足也是目前安塞红色资源开发和系统化升级的阻碍。
通过本次实践,同学们深刻的感受了红色资源正在不断融入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之中,也看到了在“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号召下,广袤农村地区正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