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建大学子赴南京三下乡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3-09-07 浏览:

南京下关大马路西口,江边路21号的这栋建筑,就是以前进出南京最主要的通道--长江客运码头候船大楼。在当年没有公路运输和铁路的条件下,唯有水陆运输是最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作为长江航运咽喉重镇,这座尽显民国风韵的候船大楼不知迎来送往了多少旅客。试想鲁迅、张恨水以及中央政府的这些达官贵人们的身影,也都曾经从这里出发,出现在几十年前的这个空间里。说起老的下关码头,老南京们可能无人不知,如今老下关码头候船厅“摇身一变"成了展示老下关历史和新滨江风貌的下关历史陈列馆。

有关下关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明代初年,那时下关叫做龙江关,而制造郑和宝船的龙江宝船厂也是因为紧靠龙江关而命名的。到了清代初年,政府开始在龙江关和上新河一带设立关卡、收取税费。当时地方政府主要是针对通过水路到达南京的牛、羊、猪、竹材、木材的交易税、地皮税和船税。渐渐地,民间逐渐把位于上新河的关卡称为“上关”,而把原来的龙江关称为“下关”了。

图片.png

图为江口车站

这幢房子是地道的百年建筑,据考证,这座建筑始建于民国初年,最早名叫“江口车站”。1937年日军占领南京后,将这里改建为仓库。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建筑的部分被拆除,在其基础上建起了候船大厅,其外立面有浓郁民国风味的建筑元素得以保留至今。

然而在公路、铁路、航空交通如此便利的今天,水路客运已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大约在2000年左右,长江客运渐渐衰落,“候船大厅”也因此被废弃,如今也成为下关历史陈列馆。遥想当年,我妈妈也在航运最后辉煌的几年里,有幸从这里坐船去武汉上大学,那是漫长的48小时呀,人生难得的一段。

下关,一个即将被时代遗忘的名字,就想把它永远的留在我的脑海里,记忆中。老下关这个历经时代变迁,见证时代发展的老城区就给大家太多的美好记忆,渡江纪念碑,长江大桥,南堡公园,中山码头,热河路,小桃园,狮子山,惠民桥,金陵小区...太多的记忆。一幅幅老照片都会勾起曾经的记忆,也将是我生命里浓浓的一笔。未来的下关,现在人们心中的鼓楼滨江,将再次大放光彩,在历史的印记中依然夺目。

责任编辑:董妍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