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号召,引领广大青年扎根实际,促进农村产业建设、打造美丽乡村。2023年7月20日下午,长安大学赴湖南平江“砼心砼行谋发展·振兴乡村焕新颜”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泊头村进行乡村调研,了解其脱贫致富多样化的途径,服务乡村振兴。
图为泊头村进村大门
实践队走进泊头村,探访山村脱贫致富之路,聆听村干部为我们讲解“泊头村的故事”。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泊头村大力推进产业扶贫,从集体经济“空壳村”变为“产业村”,2017年还被评为平江县旅游产业扶贫示范村。短短几年,泊头村在自己的产业扶贫致富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带领贫困户走进新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与泊头村主任在会议室展开有关扶贫情况交流
打造产业造血强动力——苗木基地、酱干厂、特色农业都在泊头村发展得热火朝天
首先村干部带领实践队员们参观了苗木种植基地并且详细介绍了苗木基地的产业扶贫项目。泊头村苗木种植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合作,碧桂园出资金,出技术,出苗木,并负责苗木销售,村合作社提供土地并且优先雇佣贫困户进行种植。同时会推进“包产到户”模式,让无法到基地种植的贫困户只需要出一小部分资金就可以在家门口种植苗木,碧桂园同样提供苗木,并上门指导和收购,实现了精准扶贫。
图为泊头村主任向实践队员介绍当地苗木种植基地
除此之外,实践队员们也了解到村集体与致富带头人共同入股经营特色农作物产业,各种特色农作物在泊头村遍地开花,“家门口就业,不出村务工”在今天的泊头村成为了现实。
建设红色教育基地,税惠赋能高质量发展——“星星之火”照亮泊头
随后实践队成员前往泊头村附近的李六如故居红色税收教育基地,并与当地负责人进行相关交流。实践队员们走进馆内各个展区进行参观学习,李六如故居税收红色教育基地通过以历史文化实地展览的方式,追溯和再现中央苏区时期税收历史以及李六如的生平事迹,将李六如故居打造为集爱国主义教育、税史传承、廉政教育为一体,成为实践队员和各地游客学习传承老一辈革命工作者优良作风和革命精神的平台。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应坚持用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坚信在岳阳这片红色热土必将迸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实践队员们应进一步更好地传承其中蕴含的税收经验和税务精神,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图为实践队员与泊头村主任在李六如故居前合影
图为实践队员仔细阅览李六如生平事迹资料展示墙
文旅融合促发展——汨罗江沿岸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促进绿色发展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紧接着实践队伍来到汨罗江岸,根据十里画廊负责人讲解,泊头村于2021年6月启动了加义镇汨罗江“十里画廊”文化旅游项目,其总体定位为红色文化旅游推广者与户外生活方式引潮者。村集体牵头联合周边5个村集体以资源和现金入股,通过汨罗江竹筏漂流及汨罗江畔沙滩树林越野车项目,实现红色景点开发和消费帮扶。
图为十里画廊负责人向实践队员介绍项目规划及发展方向
最后实践队员们邀请村民一起接受采访,在与村干部、贫困户的交谈中,实践队员们对政府的扶贫政策、扶贫力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深刻感受到贫困户们生活的变化,立志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贡献自己的力量。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