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长安大学助力北贝村建设宜居宜产新农村社会实践纪实(三)

长安大学 2023-09-03 浏览:

古代民居在不同的地域和时期具有独特的特点,它们承载着历史记忆和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责。在中国,古代民居的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典型的四合院、土木结构的建筑和吊脚楼等。这些建筑不仅是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当时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古代民居的存在意义不仅仅是建筑和历史意义,更是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见证。

图片10.jpg

7月28日,长安大学“助力北贝村建设宜居宜产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队参观了位于北贝村西南部的清代民居:马哲民民居。北贝村马哲民民居是大荔县较为罕见且保存完整的古民居,对于研究清代当地民居建筑的布局,构造,做法提供了丰富资料。

马哲民民居始建于咸丰九年(1859年),民居坐南朝北,沿中轴线自北向南分布有门房、东西厢房和正房。民居主体以传统木结构为主,外观古朴典雅。

图片3.jpg

走进大院,民居门房有三间宽,为经典的抬梁式硬山建筑。房主透露,门房柱高3.15米,柱顶采用五架梁结构,再往上安置瓜柱承托三架梁,三架梁上又施放瓜柱与叉手。梁、檩下都施放立枋以保证房屋稳定。

图片5.jpg

墙体外层采用青砖包裹,内衬土坯,既可以节省材料,达到美观效果,又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防寒作用。

图片4.jpg

正房前檐各开间均为四扇六抹格扇门,房屋前檐都使用到木装修格扇门窗,室内各开间处也采用的是六抹格扇木装修。

图片6.jpg

同时,整座民居以木雕为主,石雕为辅,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的木雕作品展示了清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雕刻作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居民生活的体现,它表现了清代居民的审美观和生活态度。

图片8.jpg

传承文脉、留住乡愁,如今各大博物馆和民居,无论是渭北民俗博物馆,还是韩城党家村传统民居,都能看到修缮的痕迹,大荔北贝村马哲民民居也不例外。通过对古代民居的研究、保护和利用,能够发挥更大的社会、文化和教育价值,让古代智慧的光芒在现代得到传承和发展。关中地区的名镇古村、非遗街区,在保护利用实施中,通过与现实生活结合,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正在得到活态化传承,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方式走进新时代。

责任编辑:世纪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