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作为我国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和国家重点工作,旨在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协调一体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意见,响应青年学生“上山下乡出海”号召,7月24日,长安大学“助力北贝村建设宜居宜产新农村”暑期社会实践队,从西安启程出发到达北贝村,开始实践。
北贝村位于陕西省大荔县两宜镇南三公里处。据记载,唐时有贝姓人在此建村,得名贝家庄,元朝末年分为两村,北贝家庄和南贝家庄,简称北贝和南贝。
25日早饭后,队员们深入村内调研,初步掌握村中建筑、道路、产业等基础设施情况:村内建筑老旧结合,有近年新建的,同时也保留有大量的关中传统民居“土坯厦房”;主干道已建成多年,有一定破损;产业以种植果树为主,谷物较少,其中冬枣、桃子、葡萄阳光玫瑰占比较大。北贝村周围尽是村民果园,村中经常可见村民在堂屋对冬枣进行分拣装箱。
队员们深入村内调研
队员在使用全站仪
下午和晚上,测量队员在薛旭队长的带领下,开始对北贝村巷道进行测量,此次测量主要为了得出村内道路数据,通过电脑软件制作道路数据模型,更精确、更直观、更方便地帮助村民解决道路问题,为后续村内基础建设提供参考方案。
队员谭展航在锄草
领队张世纪和队员谭展航在村民果园锄草,与村民交谈中详细了解北贝村的产业情况、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构成等基本情况:北贝村民收入依靠出售冬枣、李子、桃子等水果,家庭年收入在十到二十万元,个别村民年景好时家庭收入甚至达五十万,村民收入较好,年底可以有所结余,但支出较多:多用于子女上学、结婚、县城买房等,由于年轻人结婚彩礼问题,导致大部分村民家庭在家庭指出上有所顾虑。
指导老师岳红记与队长张世纪交流
晚上,实践队指导老师岳红记也来到队员驻地进行指导,交谈中他指出,队员们要了解村子的历史面貌、产业结构和未来发展结构,掌握村内人口情况,同时观察各年代的乡村建筑特色,了解村民想要的建筑风格,特别注意与本村相关的景观造型,可以与产业和旅游结合起来。
经过一天半的了解,实践队发现:村民收入较好,但村内基础设施较差,饮水、排水、垃圾处理落后,急需改善;村内经济作物以冬枣为主,但过分依赖冬枣,过于单一,需要调整。在日后几天,队员们会积极开展相关工作,通过测量绘制地形图、无人机3D建模、入户座谈、田间劳动,用实际行动给予北贝村帮助,助力北贝村建设,为北贝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