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深入了解杨凌周边几个村子对小麦育种专家赵洪璋院士的了解程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成员在杨凌周边几个村子进行走访调研。赵洪璋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农业专家,被誉为“小麦杂交之父”,深受百姓们的敬爱。毛主席曾说过:“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中国。”很多年轻人开始知道赵洪璋院士就是从这句话开始。
在开始调研前,团队成员搜索了大量的资料,充分了解了赵洪璋院士的故事,制作相关问题的调研问卷。准备好一切工作,团队成员们出发前往调研地点,第一个到达的是寨西村。成员们向村民们说明来意,大家都积极地和成员们聊天。提起赵洪璋院士,村民们都纷纷点头,回忆起几十年前的场景,大家都听说过赵洪璋院士。
第二个调研地点是官村,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几位老爷爷,提到院士,老爷爷们笑着讲起故事来,说大家当时都将赵洪璋院士称为“土专家”,村子还种过十几年赵洪璋院士研究的“丰产三号”小麦品种,老爷爷们还聊到很多当时的故事。团队成员去的下一个调研地点是孟家寨村,和寨西村的调研结果很相似,村民们也都听说过院士。
经过这次的走访调研,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赵洪璋院士在百姓们心中的模样,赵洪璋院士真正做到了切实为百姓解决问题,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也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汗水挥洒在实践的路上。
团队成员采访孟家寨村村民
团队成员听老爷爷讲故事
团队成员采访寨西村村民
团队成员在村中调研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