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发展与社会建设有着极强的拉动力,为进一步了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发展方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控制与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发展成就观察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3年7月14日前往陕西省西安市的长安大学展开调研, 深入学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实际生活中的功能应用。
实践团成员在长安大学雁博园BIM研究中心调研
长安大学在公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技术研发与应用、跨海桥梁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典型路段运行风险主动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国际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绿色智慧公路科研平台培育等方面开展试点并展开研究,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科学领域取得成果,其中公路交通学科享誉亚洲,素有“行业黄埔”的美誉,并主导制定了国家公路网规划等国家政策,主持或参加编写100余部国家及行业主导性技术规范,师生校友主导和承担了国内外大量重大工程项目,从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青藏公路",到世界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世界最长的岛隧跨海工程"港珠澳大桥";从东非规模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斯亚贝巴至阿达玛高速公路、"中巴经济走廊"公路,到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肯尼亚蒙内铁路,凝聚着汗水和智慧。
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成果奖项陈列
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致力于交通BIM技术的本地化开发,打造交通BIM技术应用平台,推动交通BIM行业标准制订,培养交通BIM专业人才,解决交通工程项目中规划、勘察、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全寿命周期的BIM应用关键问题,提高交通BIM技术研发与实践应用水平。
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基础设施平台介绍
同时,长安大学交通BIM研究中心密切跟踪交通行业BIM发展的国际前沿方向,瞄准国家需求和该领域重大科学问题,聚焦我国高速公路、地铁、桥梁、隧道、场站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寿命周期的BIM研究与应用,推进交通行业全过程管理的智慧化发展。经过多年的科研实践,中心在交通基础设施协同设计、精益施工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控制、运维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已形成特色。
讲解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介绍交通BIM技术相关仪器
讲解人员带领实践团成员来到展厅处,为成员们介绍收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数据时所需的部分仪器,主要讲述了无人机、全站仪、TM2激光路面纹理测试仪。无人机主要运用无人机航测系统获取区域影像数据与地理信息数据等,与BIM软件结合建实景模型。全站仪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与一体的测绘仪器,广泛应用于道路测量领域,常与GPS、激光扫描仪等技术相结合。TM2激光路面纹理测试仪可以快速获取混凝土路面的纹理形态数据,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进,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通过一番讲解,实践团成员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经过本次参观,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长安大学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认识了解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实践团成员在未来将以所学知识为基础,力争为交通基础设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