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咸阳市安吴青训班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咸阳市泾阳县安吴镇安吴堡安吴青训班馆开展调研活动。
安吴青训班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于国统区创办的唯一培养青年干部的学校。从1937年10月至1940年4月,安吴青训班历时30个月,成功举办各类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1.2万余人,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锻造出一大批信念坚定、作风顽强、团结守纪的优秀青年干部,被称为青年干部的熔炉、中国青运史上的丰碑。 本次活动重点参观安吴青训班历史厅馆。
图为参观历史展厅时所摄
跟随着讲解员,历史厅馆内,实践团成员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光辉历程,深入了解了党的发展历程、英勇斗争和伟大成就。通过一幅幅珍贵历史照片、实物展示,成员们感受到了党的初心和使命,深切体会到了红色精神的力量。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干部群众亲切交流,了解了当地红色历史,共同缅怀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感受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尤其是与馆内工作人员的交流,让成员们更加深刻地领略到红色精神的强大魅力。一名实践团成员在采访中表示:“与馆内工作人员的交流让我更加明白,安吴青训班的红色精神是一种永恒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活动下午,游览安吴红色记忆馆更是给团队成员带来了深刻的体验。通过参观红色记忆馆,团队成员们得以全面了解安吴青训班在中国革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地位以及当地青年与中国共产党并肩奋斗的英勇事迹。展馆内所陈列的珍贵历史文物,包括资料、文件、道具等,无不展现了人民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不可磨灭的牺牲精神。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实践团成员眼前。导览员们以准确详实且充满情感的语言,对展品进行生动的解说,使团队成员更加深入地理解展示的历史内涵,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安吴青训班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独特地位。通过这些多媒体展示和导览员的解说,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光,亲身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也更加理解了人民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伟大牺牲精神。
以上,安吴青训班的游览展览馆经历不仅丰富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咸阳市安吴青训班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历史知识,更让其深刻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历史的珍贵价值。红色记忆馆的展示、安吴青训班的红色历史意义以及人民在革命事业中的不懈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这些体验将激励他们更加坚定地跟随党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