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绣,令人着迷,其中蕴含的魅力不断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其中的“纹明”也是否璀璨而悠久呢?为了解成都锦绣的魅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一带一路”视域下非遗生态体系“点·线·面·体”重构社会实践团于8月5日前往被称为锦绣之都的四川省成都市的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参观采访。
蜀锦是我国三大名锦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的织锦,堪称中国织锦第一座里程碑。蜀锦一直是我国织锦艺术精品的代表,对宋锦、云锦的形成,以及对中国丝织业的发展和繁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蜀锦也成为了成都的城市名片。提到蜀锦,就不得不提到蜀绣。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手工丝线绣,为中国的四大名绣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蜀地刺绣在当地发达的丝织业发展起来,根据相关资料记载,蜀地刺绣距今已有2700年的历史。
一、蜀锦
(一)蜀锦与蜀绣的关系
蜀锦与蜀绣都是四川特色,是成都五大金之二。蜀绣是四大名绣之首,蜀锦则是四大名锦之首。蜀锦蜀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其中的差别很大,第一,生产技术不同,蜀锦是织锦,在生产过程中主要是靠织,在纺织过程中将图案直接织出口来,蜀绣是刺绣,是人一针一线将图案绣在纺织品上。第二,材料不同,蜀锦的材料主要是蚕丝,而蜀绣的材料有很多,比如棉布、麻布、软缎等等。第三,使用的工具不同,蜀锦是织出来的,生产蜀锦的工具主要是织布机,而蜀绣是绣出来的,主要工具就是我们常说的绣针。无论是蜀锦还是蜀绣,这两个都是相辅相成的,被并称为成都的锦绣双绝。
(二)历史沿革
在出发之前,实践团就通过网络初步了解了蜀锦的相关历史。在三国时期,成都就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织锦中心,源源不断的巴蜀丝绸、四川丝绸、成都蜀锦就远销北方、南上与海上,这也为后来的唐、北宋时期成都作为世界闻名遐迩的织锦之都创造了基础,但是从诸葛亮鼓励蜀锦生产之前,成都的织锦技艺就已经非常发达了,从汉墓出土的大量织机属于西汉时期,说明在三国时期前,成都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巨大的蜀锦织造产业,随着历史的发展,蜀锦与蜀绣就随着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南亚与西亚等地区,这也为这些地区发展纺织业创造了条件,因此也出现了具有异域风格的纺织品。
锦绣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远方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这个时期蜀锦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应用了传统的花楼木织机、手拉脚踩的手工木织机、铁木花机等等。主要产品为月华锦、雨丝锦、方方锦、民族缎、通海缎、铺地锦、浣花锦、现代蜀锦等八大类。
二、拜访蜀江锦院
(一)拜访蜀江锦院
实践团在蜀江锦院的合照
实践团来到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蜀江锦院。内设多台蜀锦小花楼机,各式各样的蜀锦蜀绣精品,实践团观察到大多蜀锦工艺品为各个朝代的衣物服饰等等,甚至还看到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身穿的四件套龙纹礼衣也与蜀锦蜀绣有关。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龙纹礼衣刺绣,将蜀锦蜀绣的历史推到了商代。这也说明了蜀锦蜀绣的历史悠久。
青铜立人像的礼衣刺绣
讲解员向我们展示各个朝代的蜀绣制品。蜀绣的技艺特点有线法平顺光亮、针脚整齐、施针严谨、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任何一件蜀绣都淋漓地展示了这些独到的技艺,据统计,蜀绣的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这也向实践员展示了古人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如鲤鱼的灵动、金丝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壮丽、花鸟的多姿、熊猫的憨态等,蜀绣绣法灵活,将绣物的光、色、形发挥到了极致,把绣物绣惟妙惟肖。
讲解员带领实践团参观织蜀锦的机器——花楼机。花楼机身形巨大,这是给实践团的第一个印象。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实践团了解关于此花楼机的基本信息。这种大型的花楼机需要两个人才能够运作,织造时,由两人配合操作,一人坐在花楼机之上按照花纹样逐一提综开口,另一人脚踏地综,投梭打纬,实践团认为操作这个织机不仅对操作员的熟练度要求高,并且还要双方的配合要好,这无疑是更加大了操作织机的难度。讲解员向实践团透露如今会操作花楼机的仅仅只有三人,实践团对此感到惋惜。
(二)蜀锦现状
蜀锦与蜀绣是四川丝绸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丝绸文明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传统蜀锦、蜀绣经历了社会发展与科技革新的双重洗礼,逐步迈入与现代工业文明相融合的时代。经过此次蜀江锦院之旅,实践团的感触都很深,如今蜀锦的制作方法大多为现代技术,而古代技法目前只有三人会,也没有关于古代技法的相关书籍,这导致了这种古代技法马上就要失传了,这也是非遗文化的通病,对此只能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继承与发扬蜀锦、蜀绣的传统记忆,吸取历代织绣纹饰图案之精华,融合东西方文化与现代时尚,潜心设计、竭力创新,从而焕发锦绣的新生活力。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