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21 日,为响应“三下乡”实践活动号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咸阳市安吴青训班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了红色安吴,通过驻村书记介绍对安吴青训班的历史产生初步了解。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当时的国民党统治区陕西泾阳县安吴堡创办了安吴战时青年训练班。它实施抗战教育,共组织输送了万余名知识青年参加革命。队员们此行出发前往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参观培训班旧址、学员事迹和文献资料。
图为安吴青训班知识青年实景还原
为了深入挖掘红色历史人物的故事,实践团队员还展开对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工作人员的访谈活动。据了解,参加安吴青训班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而个体教育水平之间相差悬殊。在面对如此多元背景的考验的同时,青训班的总支部委员会强调了活动的高度保密性。为确保活动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党课特意选在深夜时分举行,而党刊更是在地下印刷厂秘密落实印刷计划,这些措施充分显现了严谨策划的重要性。踏入训练班,一群志趣相投的知识青年在简陋而别具珍贵意义的教室内展开了学习之旅。平日里,他们不得不睡卧于朴素的草铺之上,坐拥朴实的砖凳,甚至不惧风雨露宿户外以听党课。然而正是在这个与众不同的空间里,他们汲取着来自红色历史人物的珍贵知识,滋养着心灵的智慧。这个教室不仅仅承载了知识的传授,更承载了对历史和理想的无限敬仰。在了解期间,队员们深深为革命时代青年人的坚持和努力所折服,他们的奋斗精神在历史长河中愈发显得可贵,也引发队员们深思。这个短短的时光,承载了过去的辉煌,也将未来的梦想埋下了种子。
紧接着,实践团队请来了泾阳县党史研究室的资深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回顾青训历史,重温红色记忆”的主题报告。同时,为了满足新闻要求,对文中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充,以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此次安吴之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赴陕西省咸阳市安吴青训班党史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团了解到青训班学员努力学习、苦练本领的革命史实。这是勉励一代又一代新时代青年奋勇前行的光辉历史,这座永远的丰碑指引着当代青年学生养成勇于奋斗的精神,让其深刻领悟到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特长,为群众干实事。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