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辉县乡村振兴调研队调研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赴辉县 2023-09-07 浏览:

辉县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几十年前辉县还是一个落后的小县城,但随着辉县市裴寨村和南李庙村等全国文明模范村的快速发展,辉县市日渐繁华,当地居民的生活也日渐富足。但是由于河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辉县市周边的很多乡村仍然因干旱等原因而难以发展。此次调研的对象三官庙村就是如此。


太行干旱天不应,“一红一黄”维生计

七月二十一日早晨,社会实践团队一行人乘坐汽车驶出辉县市区,经过蜿蜒盘旋的山路来到隐藏在山峦之间的三官庙村。村里的路比较狭窄,仅仅足够一辆车通过,村民们则傍山建屋而居。村中植被繁茂,却常年干旱缺水,山谷中没有流淌的溪流,只有一条干涸的河床。村民们日常生活用水都是用扁担一桶一桶提到家中,而山上的野山楂树则是依靠下雨时的降水自然灌溉。

经过村民的介绍,我们得知村里的山楂收成主要来自山上早年间遗留的野山楂树,这些野山楂树在山上的分布较为分散,无法进行集中灌溉,平日里所进行的照料也仅仅只是打药预防虫害。

团队成员跟随村民查看山楂种植情况

每年的八月山楂便已经成熟,村民们就需组织人力到山上攀爬山楂树进行采摘,人均采摘量在几千斤不等,而这种野山楂的市场收购价则为两元到三元左右,人均一年的收入在一万元左右。

这些野山楂经村民采摘后,便会交由三官庙村合作社统一出售,经收购后主要用于制作药物。在山楂没有成熟的时期,村民们通过采摘山上的连翘获得收益。这便是当地“一红一黄”两条产业链,也是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新生引路向“新升”,山楂之恋恋未来

2015年,来自三官庙村的王新生看到了自己的家乡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于是他牵头创建了河南楂之恋食品有限公司,并出资引进食品行业新兴的果品冻干处理技术,将村民收获的山楂制作成各种各样健康美味的食品和饮品,以品牌的力量销往全国各地。同时他也是三官庙村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还要带领村民探索当地山楂产业的发展可能,最大化激发当地山楂产业的产业潜能,带领三官庙村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



楂之恋品牌产品


集中种植增产量,且看山楂红满山

七月二十二日,社会实践队成员乘车前往三官庙村山下的山楂集中种植基地参观学习。与三官庙村山上分布稀散的野山楂树不同,种植基地的山楂树是近年由三官庙村合作社组织集中种植的山楂园区。这些山楂树树龄较小,在种植时请农业专家过来进行过专业的指导。这里的山楂树均采用嫁接的技术种植,将果实质量较好的品种幼枝嫁接在较为强壮的野山楂树枝上。这片山楂林疏密合理,有设施进行集中灌溉,生长状况良好,产量较山上的野山楂树高出不少,结出的山楂质量也普遍由于野山楂树,因此这些山楂树的果实主要用于制作成冻干果品销往市场。

基地山楂生长状况

另外,该山楂种植基地的负责人还引进了源自东北的新品种山楂树,这个品种的山楂树果实较大,甜度较高,颜色鲜艳,十分受市场青睐,一斤的价格最低也可以达到五元以上。负责人计划未来几年扩大种植这种新品种山楂树,为村民争取更高的收益。但在这些山楂树苗长成结果之前,这块地产出的收益几乎为零,于是负责人想出了通过在山楂树中间作一种新品种红薯的方法提供收益。一是这些红薯产量高,含糖分高,产生的经济收益也高;二是收货后,红薯的地上茎叶部分可以直接翻入土壤,作为新品种山楂树的有机肥料提供养分,增加日后山楂的产量。


全民娱乐新契机,直播带货弄潮儿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兴起,出现了一种新兴的销售宣传策略——直播带货。王厂长十分敏锐的觉察到这是一个能给当地山楂产业带来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于是他立即组建工作室进行相关短视频平台的账号运营,并且亲自站在镜头前,采用了送盲盒、优惠抽奖、种植园内的山楂树认领等多种活动吸引流量,打开产品知名度,激发市场所带来的购买潜力,为产品的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合理正确的利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经济红利,拓宽当地山楂产业的未来。

王新生为队员介绍企业现状与短视频平台运营策略

 

通过在山楂种植基地的学习,队员们学习到了许多农业相关的种植技术,并且增加了对农业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了解,这将帮助我们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做出更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汤俊杰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