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农学子访张家山,切实入户调查了解

水保学院 2023-09-01 浏览:

西农学子访张家山,切实入户调查了解

为了培养青年学子走入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优良精神,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教师的指导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学院赴吴堡县乡村振兴调研活动队于8月16日前往吴堡县张家山村进行调研活动,走访当地村民,切实了解近年来乡村振兴下的居民现状。


众所周知吴堡原本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县,但是近五年来,该县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小康稳步实现。吴堡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累计整合涉农资金8.17亿元。实施移民搬迁813户,户籍迁移率位居全市第一,维修改造危房576户,36个村实现集中供水。产业、教育、医疗、就业、消费扶贫等政策措施全部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实现。66个贫困村、1.45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2019年底正式宣布脱贫摘帽。张家山村为其中一个典型村落。

该村的主要一大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严重,无保户较多,村中居民人数急剧下降,留下的大多是老人。几年前丧偶、无儿无女的老奶奶,有专门的家庭医生,每年有1万多元的补贴,在政府的帮助下日子也算舒适。另外有自我谋生手艺的家庭,月收入为6000元左右,家中有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日子也较宽裕。

用水方面,该村使用和饮用均为自来水,据村民反映,每家每户都有一口井且水中并无异味。当地环境建设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厕所均统一化建设管理并贴有标识。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回收利用,极少数类似于秸秆等用作燃料烧火,居民的环保意识也都较强。

调查显示,居民最在意乡村振兴带来的是乡风文明和生活富裕,他们认为乡村振兴最能带来的是改善居住环境和提升农村文化教育水平,村里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提升教育水平,改善教育条件和环境。

IMG_8940(20230823-103345).PNG

责任编辑:张雨欣
相关文章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播撒科技种子 萌发求知新芽:长安大学师生赴拜城县开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解码千年“孝”与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三下乡|陕青同行石榴情 逐梦两路砺青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长安大学师生赴库车加依村:探寻非遗乐器传承,续写千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