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简称“‘两山’理论”),西安工程大学“美丽黄河之旅,助力生态保护,走进母亲河,跟随河长寻河护河”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第二站来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朱乙河水库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三门峡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刘书定、朱乙河水库保障所所长夏芝涛等的陪同下,调研饮用水源地保护情况,开展实践交流、参观学习等活动。
朱乙河水库位于河南省灵宝市阳店镇境内的上坡头村,下游距陇海铁路约2.4km,距209国道4km。水库水源为跨流城水源,卫家磨水库经红线渠的调水和上游19km2 流域的集水。水库总库存水440万m3,兴利库容214万m3,死库容90万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和供水为主的小型水库。
朱乙河水库位于黄河流域弘农涧河支流朱乙河中游,该流域位于黄土塬区,流域内地形起伏大,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9km2,长度11km,河道平均比降3.92%。水库上游为基岩山区,下游为黄土塬区,水库大坝位距山前约500m的黄土塬区冲沟内。基岩山区,沟谷发育,沟深陡,基岩大部分出露于山坡下部,山坡上部和山顶多被黄土覆盖。
现场讲解
讲解启闭机
从朱乙河水库人员的讲解介绍中,实践团队真切的了解到了河长制在朱乙河的落实情况,体会到了河长制对于河水治理、灌溉、防汛以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河长制,简言之就是“一河之长”,大小河流都有了“负责人”,由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属地河流生态环境管理。这一制度的诞生,源于无锡太湖蓝藻暴发事件的问责督办,成型于江苏太湖流域的推广,近些年陆续被各地借鉴。目前,全国已有江苏、浙江、北京等8个省市在全境推行河长制,16个省区市在部分区域或流域水系实行河长制。
河长制在朱乙河水库的充分实施,旨在贯彻新的发展理念,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将这一河流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制度引入公众视野,使朱乙河水库蓄水、除险加固、设备设施、安全运行、朱乙河周围生态环境、水文水情取得了大幅改善。
交流学习
从朱乙河推行河长制的效果来看,改变的除了河流环境,还有社会心态。随着水质慢慢变好,群众也开始自发关注和参与环保事业。
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实施河长制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就是水环境质量改善。河流水环境好坏,表象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要按照“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治河,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机制,综合考虑治河与抓其他工作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朱乙河水库实景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