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建设美丽乡村再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反映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将其摆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为激励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方案,真正做到“脚踏黄土、情系三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延安市科技支农助力羊奶产业发展服务队前往杨陵区五泉镇夹道村开展“大国村治”主题调研活动。
图为服务队采访村里老人
服务队基于调查问卷的设计,分为村干部与村民两类人群进行访谈记录。其中,“大国村治”主题调查·农户问卷共设计102道题目,内容全面详细,涵盖农村政治篇、农村经济篇、农村教育篇、农村婚姻和家庭篇、农村生态篇等八个领域,以帮助服务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国村治”背景下农民的“盼·思·想”,后期更好地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大国村情。
图为服务队采访村里学生
“现在的农民真的比之前要好太多了!往年都是农户自己种玉米,如今杨陵区农业农村局专门组织专家开展田间指导,还配套农机、肥料等物资服务,通过‘5335’机械化播种技术一次性完成深松、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作业,既提高了产量又减轻了作物劳动投入,真是一举多得。”几位村民在自家门口和服务队成员交流,他们真的很高兴有人能切实来关心他们家的情况。
图为服务队采访环卫工作者
据调查报告统计结果显示,夹道村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从猕猴桃、苹果、桃等经济林果种植、苗木培育等支柱产业入手,组建农民合作社3个;猕猴桃种植面积650余亩,挂果面积约550亩;苗木繁育面积800余亩;家庭农场3家,主要经营畜牧养殖,生猪存栏头数达到800余头并开发欧米伽品种猪肉;肉牛、奶牛存栏80头;村上从事建筑行业企业共计5家……
图为服务队采访生猪养殖户
服务队成员冯琳惠表示: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背景下,在实践中去感受学术话语中的政策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希望更多的同学们去感知社会,秉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田野调查中增强沟通交流的能力,建立起基层治理与学术研究之间的桥梁。
图为服务队和村民合影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服务队成员深入到乡村建设中,听取了百姓心声,掌握了一手资料,圆满完成了实践任务。在未来,服务队将不辜负学校和社会寄予的期望,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定理想信念、磨练意志品质,在实践的过程中增长本领才干,团结协作、全力以赴,用脚步丈量祖国的土地,用青春描绘时代的华章!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