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推动乡村教育、基层教育长足发展,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伟大浪潮中。7月13日——15日,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乡’约盛夏,‘育’你成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汉中市铺镇初级中学开展宣讲和调研活动。
(实践团在铺镇初级中学与师生合影)
推普一线,我们在行动。成员们来到学校后,稍作休整便走上教室讲台,为学生们讲解普通话的知识。“小老师们”不仅讲普通话的知识,同时用各种游戏和互动让他们切实应用普通话,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发音和认识,提高他们的普通话水平。
(实践团成员与班级学生互动)
(实践团成员组织学生进行“阳光朗读”活动)
守望历史,我们正传承。实践团成员走进班级一线,立足汉中的红色革命历史,先学习再传承,向学生们讲述着革命年代汉中沃土上可歌可泣的先烈和故事,讲述何挺颖烈士等一批革命儿女用鲜血和意志谱写的红色史诗。
(带领同学们学习何挺颖烈士的英雄事迹)
(学生们认真听讲)
文化传承,我们在接力。实践团“传统文化”小组成员走进课堂一线,用丰富的PPT、精彩的讲述将文化知识娓娓道来,在三尺讲台上将陕西这片沃土上孕育的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讲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实践团成员在讲解陕西的历史古迹)
问道乡村,我们看新变。实践团成员在赴铺镇初级中学实践之前,广泛收集有关“乡村教育事业”的媒体报道、研究文献、专家建议、社会观点,制作具有高度概括性、深入针对性的教师与学生调查问卷,向实践地学生和老师印发填写,了解真实情况,挖掘有效信息。
(部分乡村教育现状学生问卷)
(实践团成员讲解问卷知识)
教育振兴,我们并肩行。本次实践团走进铺镇初级中学,深入调研乡村教育工作,与王建、蒋春霞等处在教育一线的优秀班主任和教学名师进行面对面交流采访,为后续调研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使实践团中许多学生坚定了从教为师的理想信念。
(实践团成员采访铺镇初中王建老师)
(实践团成员采访铺镇初中蒋春霞老师)
乡村教育工作是国家乡村振兴事业整体布局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基层培养人才、创新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工作。铺镇初级中学是汉中市乡村教育事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所学校,本次 “‘乡’约盛夏,‘育’你成长”实践团走进该校,是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多学科交融推动乡村教育振兴的一次实践体现,日后更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思想和智慧擦亮新时代大学生的青春底色,用言语和行动践行我辈青年人的使命和担当!
7月15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踏上征程,首日于兴义市扎实开展红色教育与非遗传承实践。青年学子以脚步丈量革命热土,用双手触摸文化根脉,于行走的课堂里淬炼初心、凝聚共识。 烽火威舍忆峥嵘,青春步履淬初心 实践队首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7月9日至15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青山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围绕“红色教育、科技赋能、教育帮扶 、产业调研”四大主题,
“弘扬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专项 |延河星火:档案溯心,宝塔铸魂 追寻红色足迹,铸牢信仰之基。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指示精神,2025 年 7 月,西北大学“延河星火实践团”赴延安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7月15日,长安大学赴宁夏同心“踏寻红迹承初心,深耕乡土促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探访同心县红军西征纪念馆,陕甘宁临时政府旧址及烈士陵园,用脚步丈量传承,以实干浇灌振兴,让红色的种子在乡土
7 月13日,长安大学赴新疆乌鲁木齐、阿克苏地区“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在龟兹博物馆与龟兹魏晋遗址博物馆触摸千年文明印记,全方位感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