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了解县域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现状,实践团队于8月6日前往陕西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秦忆浓食品有限公司,擦亮青春底色,厚植爱农情怀,力求通过发展地域乡村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员与合作社总经理肖倩合影
8月6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陕西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活动中实践队员了解到,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合作社坚持以“合作社+公司+产业+农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人员,并每年举办种植技术、电子商务等免费培训活动。现已栽培示范11个新品种,推广8项新技术,探索形成“电子商务+基地+贫困户”“电子商务+星创天地+贫困户”三种新模式,带动地方村民增收致富。
图为实践队员与合作社总经理肖倩交流讨论
合作社总经理肖倩向队员们介绍合作社通过建设猕猴桃果园,发展旅游业,举办采摘大赛,吸引外来游客来推动活力经济发展。同时,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和市场思维实现动态化、现代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岐山果农提供创业及就业的平台,搭建起岐山县猕猴桃供应链体系,达到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促进地方经济效益持续性的健康增长。调研期间,队员们实地参观猕猴桃新品示范园、技术展示园等。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猕猴桃产品加工园区
8月6日下午,实践团队前往秦忆浓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净宁波向队员们讲述企业初心,就是将美味与健康并存的岐山特色食品面向更多的普通消费者推广,让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品尝食物了解到岐山的优秀历史文化。岐山臊子面文化产业园是按照岐山县委、县政府,全力做大“一碗面”经济,带动农业提供增效的总体要求建立的。园区将岐山丰厚的周文化和“岐山臊子面”融合起来,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图为秦忆浓食品董事长净宁波向队员们介绍特色产品
座谈会上,实践团的队员们表示,此次调研活动收获颇丰,全方位了解到当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和岐山臊子面特色产品的前路与未来。“用初心成就匠心,用匠心铸就品牌,用品牌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集体经济,最后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一句满怀希望的愿景,更代表着企业家们的赤诚初心。
图为实践团于岐山县臊子面文化产业园合影
后续队员们将通过各种宣传方式推广岐山县“一碗面经济”发展模式,宣传当地特色文化促进经济互通的同时,为各地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经验,努力为讲好岐山“一碗面”的“富民故事”贡献力量。
7月12日至13日,长安大学 理学院赴陕西商南“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在青山社区 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李乐平针对小学英语学习,系统讲解了英语五大基本句型和七大句子成分,通过情景对话练习和“句型投篮”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学习能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近日,安康汉江之畔迎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 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人步入被誉为 “秦巴明珠” 的安康博物馆,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约。馆内 “三主两辅” 的展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安康讯(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当乡村振兴的风拂过秦巴山脉,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的黄牛,便成了山间最灵动的注脚。这片被晨雾吻过的土地,用丰茂的牧草滋养着成群的黄牛,却也在产业发展的路上,遇到了看
为深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4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开展调研。 实践队进入茶海公园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仔细观察茶树生长状况,认真记录茶叶长势和种植密度,详细查看土壤条件和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7月12日,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路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于近日深入安康市,启动 “专业赋能地方经济” 调研行动。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访中国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