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以梦为“马” 一起“黔”行-支教暖童心 调研促振兴

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08-18 浏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动员和激励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梦为“马” 一起“黔”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团赴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张家寨进行支教、调研以及助力非遗传承。

“童”心相伴,“支”短情长。志愿者们结合当地实际设计支教项目,聚焦“红色教育、橙色人文、黄色互助、绿色环保、白色医疗、蓝色科技、紫色感恩”七大主题进行授课,并运用自身专业特长,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给孩子们播下了梦想的种子。活动期间,从课业辅导到品格教育,从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到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从了解本土民族文化到铸牢民族团结,在志愿者们的精心准备下帮助孩子们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在支教。 高月 供图

“调研察真情,推普促振兴”。实践团在调研中了解到青少年从小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当地经常外出打工的成年人能够说一些普通话,但带有很浓厚的乡音;六十多岁的兰老先生说:“我们这边的人普遍都说方言,但是外出交流还是用普通话最方便,特别是年轻一辈,说普通话很有必要。”总体而言,村民们普遍认为学习普通话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利,能将全国各地的人们联结在一起。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在调研。 董智霖 供图

“穿”承民族文化保护非遗服饰实践团进行了一场民族服饰的走秀,向大家展示着当地的土特产,伴随着浑厚悠扬的民族音乐,观众们亲身感受到民族多元文化的魅力以及乡土文化的温情。民族服饰走秀是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力宣传,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让人们更加珍视和尊重传统文化。留住时代底色,传承民俗文化。实践团的努力和奉献也为传承乡风、发扬民俗文化树立了榜样。传统民族服饰是绽放在针尖上的艺术,承载着历史。岁月沉淀之下的文化底蕴藏在每一颗纽扣当中,藏在每一条纵横交错的纹理当中,等待你我一同去探寻。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在村BA上传承非遗。 董智霖 供图

实践团成员秉持爱国情怀,弘扬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奏响青春之歌,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image.png

图为实践队在身着民族服饰传承非遗。 董智霖 供图

责任编辑:高月
相关文章
长安大学学子赴青山社区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长安大学学子赴青山社区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7月12日至13日,长安大学 理学院赴陕西商南“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在青山社区 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李乐平针对小学英语学习,系统讲解了英语五大基本句型和七大句子成分,通过情景对话练习和“句型投篮”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学习能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近日,安康汉江之畔迎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 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人步入被誉为 “秦巴明珠” 的安康博物馆,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约。馆内 “三主两辅” 的展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安康讯(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当乡村振兴的风拂过秦巴山脉,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的黄牛,便成了山间最灵动的注脚。这片被晨雾吻过的土地,用丰茂的牧草滋养着成群的黄牛,却也在产业发展的路上,遇到了看

长安大学理学院赴商南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长安大学理学院赴商南县开展乡村振兴调研

为深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4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开展调研。 实践队进入茶海公园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仔细观察茶树生长状况,认真记录茶叶长势和种植密度,详细查看土壤条件和

陕工学子赴安康:纺线织梦,链动振兴

陕工学子赴安康:纺线织梦,链动振兴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7月12日,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路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于近日深入安康市,启动 “专业赋能地方经济” 调研行动。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访中国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