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强调未来5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基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前的重点是要抓好乡村振兴。7月7日,长安大学“薪火‘乡’传葆初心·红色文化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赴西安市大峪新村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主题教育,讲好稻田里的思政课。
实践队老师为实践队成员讲述田间思政课
在大峪新村的稻田河边,社会实践队带队老师朗亮明为实践队成员讲述了一堂稻田里的思政课。郎老师利用地图生动详细地讲解了大峪新村所利用的物种间资源互补的循环农业生态学机理,“种养结合、绿色生态”的特色生产模式。稻渔共生、以渔促稻,依托水稻和水产两大资源优势、基于物种间资源互补,在促进水稻增产、提高农民总体收入的同时也能够提升稻田环境质量、促进土地生态恢复。
郎老师利用地图为实践队员讲解环境治理知识
郎老师讲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生活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让人们生活在更加舒适的社会环境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践队员坐在河边认真听学思政课
在此次稻田里的思政课讲授过程中,队员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切身感受到我国环境保护的巨大成果。实践队将思政课堂搬到了稻田之间,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运用更加生动形象的自然环境资源讲好思政课,承乡村振兴之风。
实践队员在河边田间深入参观考察
7月12日至13日,长安大学 理学院赴陕西商南“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继续在青山社区 开展支教帮扶活动。 李乐平针对小学英语学习,系统讲解了英语五大基本句型和七大句子成分,通过情景对话练习和“句型投篮”互动游戏,帮助学生提升语言学习能
安康行:叩访秦巴文脉,润色汉水振兴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近日,安康汉江之畔迎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 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人步入被誉为 “秦巴明珠” 的安康博物馆,赴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约。馆内 “三主两辅” 的展
香山村黄牛记:一场山野间的产业振兴调研 安康讯(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当乡村振兴的风拂过秦巴山脉,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的黄牛,便成了山间最灵动的注脚。这片被晨雾吻过的土地,用丰茂的牧草滋养着成群的黄牛,却也在产业发展的路上,遇到了看
为深入了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14日,长安大学理学院“党建赋能·振兴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赴商南县开展调研。 实践队进入茶海公园进行实地考察,队员们仔细观察茶树生长状况,认真记录茶叶长势和种植密度,详细查看土壤条件和
安康讯(通讯员 王喆熙 汤夏钰 邵佳祥 摄)7月12日,为探寻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有效路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链动安康商贸筑梦” 暑期社会实践团于近日深入安康市,启动 “专业赋能地方经济” 调研行动。实践团成员先后走访中国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