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为积极响应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十六字方针”,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7月23日至29日,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团队在陕西省铜川市围绕耀州窑开展了系列实地走访调研,以青春力量、青春视角助力非遗文化焕发活力。
聚焦社会需求,展现青年担当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问题,正伴随着时代飞速发展,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拾遗团队聚焦“耀州窑”开展基层需求调研活动。数个小组走上街头,在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单,宣传耀州窑文化的同时,收集和了解当地群众对耀州窑的认知现状以及政策期许,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助力耀瓷发展,展现科大学子青年担当。
聚焦基层发展,注入青年力量
为深入了解耀州窑发展现状,拾遗团队聚焦当地耀瓷产业,参观调研李家瓷坊、唐宋陶业有限公司,并与多位耀瓷传承人共同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耀州窑传承与发展的现状、途径。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竹玲提到,她曾向政府多次提出完善耀州窑人才培养战略,铜川市政府也因此联合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陶瓷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现代化制瓷人才,为耀州瓷产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团队成员根据调研结果,整合完善对策建议,为产业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聚焦政策推动,贡献青年智慧
拾遗团队依托不同学科视角,助力突破耀瓷发展瓶颈,积极与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对接。在与文化旅游局局长庞永杰座谈交流中,团队成员加深了对耀州窑基本概况、发展现状及产业未来的前景规划的了解,并结合调研分析结果就人才引育、产业发展、校企合作、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议,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助力点亮耀州窑未来发展之路。
千年耀瓷,窑火不熄,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窑的传承面对着时代的挑战,解题人正是广大青年。拾遗团队将以青年一代的视角讲述耀瓷故事,结合时代推动耀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千年耀瓷正燃烧起熊熊炉火,焕发出勃勃生机。
7 月15日至16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杨倩、汤皓添的带领下,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赛里木镇多个乡村,面向中小学生开展汽车科普活动。团队以科普课堂为载体,旨在开阔乡村学生视野,激发科学兴趣,心中播下“乐学”的种
长安大学赴陕西商洛实践队柞水寻踪:孝义文化体验园解码千年“孝”与“艺” 为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号召,切实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承”的战略部署,7月14日
7月16日,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梦,共铸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兴义市“铭记十日——红军长征过境黔西南历史”展览馆与兴义市烈士陵园,开展“追寻红色足迹,传承英烈精神”主题学习活动。通过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导青年深刻感悟信仰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两路”精神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学思想、强信念、担使命,长安大学“陕青同行石榴情·逐梦两路砺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队,专程奔赴青海省格尔木公路段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
为深入了解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非遗传承和保护做出积极贡献。7月13日,长安大学“数据赋能交通,低碳点亮边疆”社会实践队前往被誉为“新疆民间手工乐器制作第一村”的新和县加依村,开展以“守护非遗技艺,助力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