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为积极响应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十六字方针”,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7月23日至29日,陕西科技大学拾遗计划团队在陕西省铜川市围绕耀州窑开展了系列实地走访调研,以青春力量、青春视角助力非遗文化焕发活力。
聚焦社会需求,展现青年担当
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问题,正伴随着时代飞速发展,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拾遗团队聚焦“耀州窑”开展基层需求调研活动。数个小组走上街头,在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单,宣传耀州窑文化的同时,收集和了解当地群众对耀州窑的认知现状以及政策期许,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助力耀瓷发展,展现科大学子青年担当。
聚焦基层发展,注入青年力量
为深入了解耀州窑发展现状,拾遗团队聚焦当地耀瓷产业,参观调研李家瓷坊、唐宋陶业有限公司,并与多位耀瓷传承人共同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耀州窑传承与发展的现状、途径。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竹玲提到,她曾向政府多次提出完善耀州窑人才培养战略,铜川市政府也因此联合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陶瓷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现代化制瓷人才,为耀州瓷产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团队成员根据调研结果,整合完善对策建议,为产业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聚焦政策推动,贡献青年智慧
拾遗团队依托不同学科视角,助力突破耀瓷发展瓶颈,积极与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对接。在与文化旅游局局长庞永杰座谈交流中,团队成员加深了对耀州窑基本概况、发展现状及产业未来的前景规划的了解,并结合调研分析结果就人才引育、产业发展、校企合作、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出建议,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助力点亮耀州窑未来发展之路。
千年耀瓷,窑火不熄,非物质文化遗产耀州窑的传承面对着时代的挑战,解题人正是广大青年。拾遗团队将以青年一代的视角讲述耀瓷故事,结合时代推动耀瓷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千年耀瓷正燃烧起熊熊炉火,焕发出勃勃生机。
2025年7月20日至8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沃野青锋—植保学院赴陕渝鲁实践调研团”六名学子赴陕西省礼泉县、重庆市梁平区和山东省烟台市等地,开展了为期16天的特色农业升级与乡村活力解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特色农业基地,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阆中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 素有 “阆苑仙境” 美誉的四川省阆中市 ,深入调研生产“阆苑三绝”的三家企业,旨在全面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同时希望凭借调研团的力量,为扩大企业影响力、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非遗传千载,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 学 生以 代码 之 力破解物流痛点 2025年8月1日至7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赴陕西省西安市邮政中心局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西安市灞桥区中国邮政公司中心局,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8名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革命精神,感悟历史文化,7月10日至15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爷台山革命遗址、泥河古博物馆、金川湾石窟、秦直道起点遗址、甘泉宫遗址及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接受革命传统教
2025 年 7 月 14 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寻史悟今”实践团前往咸阳纺织工业博物馆开展工业文化学习。活动旨在让学子了解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感受老一辈纺织工人奋斗精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