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赴咸阳互助养老实践团深入咸阳市渭城区马家窑村“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进行走访调研,开展访谈活动,感受养老工作者与老人的生活,探索马家窑村的“互助养老”与“时间银行”的发展故事。
咸阳市智慧健康养老时间银行于2018年10月17日正式启动运营,并先行在渭城区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进行试点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鼓励年轻人、活力老人、社会组织利用闲暇时间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公益服务,并将所提供服务以积分形式存储至个人账户,待自己有需求时再进行等额提取和兑换,以此作为对这些公益服务提供者的激励和回馈,这种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是“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的特色所在。
寻“时间银行”奥秘 “不老帮”院长解惑
据了解,过去的“时间银行”多为社区自发成立,管理组织主体不稳定,“时间银行”容易随领导换届等外界因素而破产。智慧养老中心院长张盼盼告诉调研队员,新型“时间银行”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由政府、保险公司及客户、时间银行的各地分行、专职护工、养老服务志愿者等多方参与,而不老帮智慧养老中心则是由新型“时间银行”发展而来,在2020年以公建民营的模式作为咸阳第一家智慧型养老中心开办,更能够发挥互助养老模式的资源优势,使其得到长效持续运营。
在采访过程中,调研团队还得知当下的“时间银行”确实存在着普及和理念引导力度不足的问题,大多数社区居民并不真正了解时间银行,甚至认为其存在较强的商业化及功利化色彩。然而事实上大多参与者并不以获得物质回报为目的,他们更加注重对社会的参与和奉献。张盼盼院长感激地说道:“我们每周一都会有鼓乐老师来上课,鼓乐课都是‘时间客’在做,‘时间客’就是‘时间银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上的一些志愿者。他们总是无偿奉献他们的闲暇时间来给老人提供服务,不要任何报酬。”“时间客”的无私奉献也是“时间银行”项目能切实惠及老人,获得众多支持和好评的原因。
研“互助养老”之妙 三小组一线调研
基于“问题探讨-运作逻辑-支持路径”的思路,实践团队根据安排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工作人员以及老人展开调研与访谈,为老人送上关心的同时探讨“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运作模式。
据了解,工作人员大多对不老帮智慧养老中心的“时间银行”运行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有老师来带老人唱歌跳舞啊,我们也会为老人举行一些活动,确实,老人都是笑得很开心,都挺满意的,挺好的”护工马大娘说。不同岗位、不同工龄的工作人员谈及对养老中心和互助养老的看法,都认为服务到位、环境优良,并热情表示一定要提供令老人满意的服务,为老人送上周到的关心。
在与老人的交流中,队员发现老人们已经切实地将“互助养老”落实到了生活之中:棋牌室里一起打麻将,休息角处一起吃西瓜,走廊之上互聊家常等等。看着老人们怡然自得的样子,实践团成员们渐渐领悟到,“时间客”的角色并不一定只能局限于年轻人,老人们相互之间也可以成为彼此的“时间客”,互助养老模式多方参与、互惠互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既塑造了融洽和谐的氛围,也节省了资源和人力。
多措并举助养老 “乡村振兴”献力量
据张盼盼院长介绍,咸阳“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占所有老人总数的90%。失能老人约占到73%,半失能老人约占77%,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的比例约为1:1。
依托“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咸阳“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能从不同层面满足这些老年人的差异化需求:一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二是尚有自养能力的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时间银行”和“互助养老”模式相辅相成,结合严格的管理和细心的服务,“不老帮”智慧健康养老中心实现了老年人之间的福利需求互补,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元的老年社会福利,使老人生活更幸福,余生更美好。
面对着老龄化问题特别是乡村老龄化日益突出、养老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时代背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为乡村养老发展提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老人互助的运作模式很适合缺乏年轻人、交通相对不便的农村地区,其推广与发展对乡村治理具有积极意义。
而实践队员在此次调研中也收获了对互助养老模式及其乡村推广更深刻的观点,投入社会生活实践中切身感受社会,令队员们感受到了学校中不曾有的另一种充实。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青年,更应深入乡村一线,作为一股新鲜后浪涌入到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中,奉献青春、服务社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