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红色精神传播,引领更多的青年体会红色文化,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补足精神之“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赴延安市南泥湾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南泥湾镇,开展为期10天的以追寻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革命圣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体内涵。
寻圣地:红色根脉 体悟延安精神
南泥湾相关革命旧址作为展现延安精神的重要场所,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本色。为切实感悟延安红色精神,了解当地红色文化渊源,实践团先后对以三五九旅旧址、党徽广场、延安革命旧址、七一八团烈士纪念碑、延安炮兵学校旧址、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等为代表的南泥湾相关革命旧址进行实地调研。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中,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观看了展厅内的大量实物、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大生产运动以及三五九旅一边开垦一边练兵的动态实景模拟场景,实践团从讲解员口中了解到,1941年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来,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带领当地百姓将农业生产种植面积翻了百倍,实现了肉油菜100%自给和粮食200%自给,在开垦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在党徽广场,在当地歌者深情演唱的《南泥湾》的歌声中与以党徽为核心意象的巨型圆雕合影留念,实践团们庄重而自豪;在炮兵学校旧址中,艰苦的生活环境,让实践团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有了更生动的认识,对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大生产纪念馆参观学习
访群众:今非昔比 陕北的好江南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上个世纪40年代,三五九旅以一把镢头一把枪,刨出“陕北的好江南”,播撒下了南泥湾精神的种子,实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鼓舞几代中国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为了深入了解南泥湾红色文化的传承情况,通过对当地的村民的采访,实践团了解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南泥湾的村民们发扬南泥湾精神,90年代以来退耕还林,开始植树造林。如今,南泥湾山清水秀、天蓝云白、稻花飘香,还建起了陕北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正如当地村民说的路修好了,日子就好了。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大精神中的人民情怀,与南泥湾精神中的为民服务有着深刻的关联。人民情怀是党的初心,为民服务是南泥湾精神的核心。农民在开发建设当中受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从过去的“烂泥湾”慢慢变成如今的“陕北好江南”,当地村民还表示,正是这样精神引领一代代人越来越好。
图为实践团成员寻访当地村民
做问卷:对症下药 新问题新方法
基于对南泥湾红色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实践团采用线上问卷的形式解决地域的限制问题,从而扩大调研群体。线上调查问卷围绕“延安红色精神”就年龄、学历、了解渠道等十几个维度进行调查,在对近百余份调查问卷深入分析,针对问卷中展现的青年群体对于南泥湾精神的深入了解相对薄弱问题,制定“如何让更加年轻血液进入红色力量”方案,实践团通过视频创作,利用社交媒体如抖音、B站等当代新媒体平台,以多元的呈现方式为大众进行红色文化宣传。
汇精神:历久弥新 老精神新诠释
实践团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此次实地调研,重走红色革命道路,将学习到的南泥湾精神及三五九旅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的精神相结合,同时结合自身专业,组织线上宣讲会活动,线上宣传会议旨在介绍延安历史情形、南泥湾生产实景、将延安美术与延安史实,特别是南泥湾大生产的光荣劳动场景相结合,通过线上宣传扩大学习群体,以新时代新青年的方式进行再解读与实地践行,并从中汲取新时代的革命力量,淬炼党性灵魂。
图为实践团组织开展线上宣讲会
中国革命的历史与南泥湾的发展在变迁,南泥湾精神历久弥新,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在南泥湾这片红色热土上得到了真正的教育,以二十大精神的核心,汇聚起南泥湾精神的力量,以自身力量为红色文化事业的发展出一份力。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乡村振兴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重要任务。非遗文化作为新生的文化力量,在乡村振兴中有着巨大前景。将陕西非遗文化——陕西剪纸与旅游行业结合起来,利用包装、设计、动画等多个专业,使陕西剪纸文化在旅游业发展多元化。习总书记指出“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调研团前往辉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探寻“山楂的使命”,助力强农兴农,赋能乡村振兴。 图为调研团在裴寨村纪念馆合影。通讯员 张乃耘摄 炎炎夏日,蝉鸣悠长。2023年7月18日至2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学院调研团赴辉县市调研山楂产业
山东省蓬莱的木兰沟村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美的田园风光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并荣获曾荣获首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的休闲旅游山村等荣誉称号。2023年7月25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赴山东烟台产区“犇鲁
为推动红色精神传播,引领更多的青年体会红色文化,争做新时代好青年,补足精神之“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赴延安市南泥湾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南泥湾镇,开展为期10天的以追寻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革命圣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体内涵。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赴延安科技支农助力羊奶产业服务队来到了甘泉县的延安劳山羚晟牧业有限公司的湖羊繁育基地,实地了解奶羊场的发展状况,亲身参与到疫苗注射等工作,为后期开发智能育种系统获取并收集了当前羊场的实际需求。为这片农业领域注入了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