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新时代农林学子要把乡村振兴、民族复兴作为理想信念的航向,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厚植爱农情怀,勤练兴农本领,不断答好“三农满分试卷”。2023年8月28日,我跟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瀛湖枇杷调研队,走进乡村,调研当地枇杷产业发展模式和合作社运营情况。
在此次活动中,我主要负责采访当地村委干部和种植户,细听人民声音,用笔杆向外界发声。
在郭家河村,我们对村长郭邦琼进行了采访,了解到郭家河村此前一直是发展码头和养鱼行业,但收效甚微,后来在国家号召下发展了枇杷产业,大部分由合作社流转土地统一管理,规模化种植。郭村长一提到合作社,便是滔滔不绝,我们顺势询问起合作社是如何协调枇杷供销,回应市场的。村长郭邦琼解释道:“枇杷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和财政补贴,包括在发展初期送枇杷苗,供给肥料,补贴枇杷种植多的农户。销售方式主要通过线上销售,不愁卖。合作社运营自产自销,同时帮助销售有困难的农户销售。”
除此之外,郭村长还提到瀛湖镇十分欢迎前来调研的青年学子,希望我们把瀛湖枇杷宣传出去,也希望能吸引更多新型人才前来就业。
郭家河村委干部介绍枇杷产业发展概况
在后期撰写新闻稿时,我把郭村长的视频讲话看了好几遍,是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郭家河村对外界抱有期待,对瀛湖枇杷感到骄傲。此前,我很少听到有被采访者如此直接热烈地表达宣传诉求,对新闻稿的撰写也是按部就班。但今天,我感受到作为新闻稿撰写人的责任与使命:记录时代进程,抒写人民心声,守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笔和纸记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进程和辉煌成就,将锦绣华章写在中华大地上。
调研队在湖心村合影
记录中国,见证世界。在此次的田野调查以及线下采访中,我接触到了各位村委干部和枇杷种植户,看到了枇杷产业发展道路上的众生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赴瀛湖枇杷调研队追寻着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的足迹,探寻瀛湖枇杷产业的致富历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新一代西农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应脚踏实地,以炽热的情感、真切的笔触记录伟大时代,帮助发展乡村振兴产业,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品岳西茶香,助乡村振兴 八月,暑气尚未消散,实践团的小伙伴们从四面八方齐聚安徽省岳西县,顶着炎炎烈日,大家开启了本次的三下乡之旅。 此次活动主要围绕对岳西茶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我们走进茶农家中,走入茶叶工厂,从岳西翠兰的生长,采摘,加工,销
品一壶岳西翠兰,写一页乡村振兴 三下乡,在岳西的一次全新的旅程,我们小队和自己相遇在路上,和另一个不认识的对方相遇在路上,看到了很多的岳西美景,沿途的风景也令人震撼,天柱山山顶的夕阳也十分美丽,见到了很多岳西的人们,他们在岳西的生活让我们感
探寻岳西茶香,助力乡村振兴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8月 8 日,我跟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赴安徽岳西乡村振兴团 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来到了 安徽省岳西县 。走出校园,走进乡村,进行考察与调研,欣赏乡村的静谧与怡然, 探寻岳西茶香, 感悟脱贫攻
近期,我们有幸前往江苏省常州市黄桥镇进行了一次历 史调研,并采访了一些老党员。通过这次实践,我们深刻感 受到了黄桥镇的历史底蕴和老党员们的奉献精神,也对自己 在实践中的不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以下是我组对此次经历 的总结和体会。 首先,黄桥镇作为
十二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在漫长的暑假中抽出一段时间来做这样的实践,我感觉意义是非凡的。这段时光让我真正触摸、体验到了葡萄酒从土地到餐桌的所有过程,让我正式的自然而然的融入了葡萄酒的世界。这次的实践,绝对是我了解葡萄酒产业的一块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