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乡村留守儿童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用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合阳县乡村振兴支教团于7月25日上午举办了一场以“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用语”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支教团成员通过“什么是网络用语”、“网络用语的来源”、“如何看待网络用语”、“网络用语的危害”和“如何正确认识网络用语”五方面的讲解,向孩子们传递正确的网络用语观念,引导他们进行健康的网络交流。
在课堂中,乡村振兴支教团成员首先解释了什么是网络用语。随后,他们介绍了网络用语的来源,包括缩写、表情符号、网络热词等,通过网络直播、游戏直播、热门短视频等途径传播。通过实际案例和互动形式,支教团成员展示了常见的网络用语,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其用途和含义。
在之后的课堂中,老师着重强调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用语。对孩子们充分说明网络用语的两面性,需要谨慎使用。他们鼓励孩子们在日常交流中保持礼貌和尊重,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的语言。并强调了要对自己言行负责的重要性,提醒孩子们不要随意传播谣言或恶意信息。
图为同学们认真听讲
此外,支教团成员也向孩子们展示了网络用语的一些潜在危害。通过解释网络用语滥用可能导致的误解、沟通障碍甚至伤害他人的后果,并向他们分享了一些相关的真实案例,引起孩子们的警觉。同时,该支教团还提供了一些建议,如保持自我价值观,在网络交流中保持警惕等,帮助孩子们避免不良网络用语的负面影响。
最后,乡村振兴支教团成员教授了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用语。他们鼓励孩子们主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正确运用。同时,他们强调了与家长和老师保持沟通的重要性,以便获得正确的指导和帮助。通过这次活动,乡村振兴支教团成功引起了乡村留守儿童和家长们对网络用语的重视,并鼓励他们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促进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乡村振兴支教团成员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通过类似的教学活动、宣讲等传递更多关于网络用语的实用知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网络用语。同时,他们呼吁社会各界加强相关教育和监管,确保互联网成为一个健康、积极和有益的学习和交流空间。
(通讯员 张晨茜 王淼森)为了响应国家教育振兴的行动计划,用行动践行大学生奉献精神,将所学知识传递到贫困地区,推动乡村地区中小学教育发展,而其中问题最为突出的群体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
陕西工院学子丨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童心飞扬,书画寄情”儿童书画作品展览活动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8月13日,陕西工院“青春扮靓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咸阳市淳化县甘沟村村委会广场举办了优秀儿童书法绘画作品展览,得到了小朋友、家长及
陕西工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同讲普通话,同传中国情”普通话推广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大农村普通话语言文字推广力度
陕西工院学子: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童心绘梦,多彩童年”绘画教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助推乡村振兴,同时让乡村儿童在实践中感知艺术之美,提高艺术素养,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春扮靓美丽乡村”暑期社会实践队于8月8日在淳化县甘沟
2023暑期社会实践丨【青春扮靓美丽乡村】暑期实践队开展“童心绘家乡”户外写生课程活动 导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童心港湾”阵地作用,充分发挥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感,8月12日,陕 西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