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邮电大学“共护家园”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展“三下乡”主题实践,深入了解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制度建设,旨在通过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拾取园区垃圾等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国家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我国高质量国家公园建设奉献青春力量。
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秦岭北麓,是全国第一批建成揭碑的国家地质公园。园区内残峰断崖耸立,游客顺山路而上,溪水声与鸟语虫鸣处处可闻,共同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卷。
翠华山风景照
游客与实践队登山照片
抵达园区后,翠华山活动策划负责人郭蝴蝶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亲自为实践队介绍了景区的监控指挥中心和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制度。郭蝴蝶女士介绍说,景区不仅会针对功能区边界重点监督,并且严格限制旅游人数,在为游客提供美好自然环境的同时,确保旅游业务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实践团队与翠华山景区管理人员合影
登山过程中,团队成员不惧酷暑,一手拿夹子,一手拿垃圾袋,捡拾草丛石缝中、山路小溪旁的垃圾,希望能为减少国家公园内垃圾污染尽一份切实的力量,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营造整洁、美好的自然环境。
在登山途中小队成员意识到翠华山的工作人员在保护环境的层面上下了不少的功夫。登山路上不到百米就有一个垃圾桶,这一举措不仅帮助改善了翠华山整体的生态环境,也为游客们提供了良好的旅游体验。
实践队拾取垃圾
除了拾取垃圾之外,实践团队也向游客普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制度,尤其是不能进入禁止开发区,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也会危害自身安全。另一方面,实践团队通过向游客发放垃圾袋和传单积极宣传“自带垃圾袋,丢至垃圾桶”的绿色出游理念,希望通过团队自身的行动可以鼓励游客减少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
实践队宣传绿色出游理念
本次活动,实践团队以翠华山地质公园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制度,在绿水青山之间用青年的实际行动呼唤游客的环保意识,与园方一起共同守护国家公园。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