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理工大学三下乡:重访“红二十五军旧址”,追寻红色文化记忆

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3-08-03 浏览:

红二十五军长征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退出鄂豫皖苏区,经鄂豫陕向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为了追寻那段红色文化记忆,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近日陕西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赴汉中市留坝县红二十五军旧址进行调研学习。在红色文化中感受峥嵘岁月,感受历史的熏陶,传承红色精神。

_812966876_qq_pic_merged_1691073925112_1691073925000_wifi_0.jpg

图为实践团在红二十五军旧址参观学习的照片   马莹摄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军部江口旧址,该地是红二十五军在留坝县境内进行革命活动的遗迹遗址。旧址室内设有实物陈列展室和图文展厅,生动再现了红二十五军的革命历程以及在留坝江口的革命活动。参观完旧址后,我们去到了附近村民家中采访,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位老人,当他提起红二十五军那段历史时,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事,他家中贴满了自己书写的字画,我们临走之际,他也不忘多嘱咐几句,让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长大了要报销祖国,抓好教育这条基础之路。离开这位老人的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也许是感慨那段艰难的时光,也许是感叹这位老人背后那厚重的历史故事。

图为实践团在老人家中采访交流 马莹摄

第二站,我们便来到了红二十五军纪念碑参观。在纪念碑周围路道的两旁墙上用石刻记录着红二十五军的点点滴滴,在当年那艰苦的岁月里,红二十五军不怕辛苦,一心战斗为中国革命事业立下了大功。我们在纪念碑前久久伫立,这块纪念碑是用多少人的汗水血水所铸成的,是多少人抛头颅洒热血光荣牺牲所换来的,没有他们便没有如今的中国。

图为实践团在参观红二十五军纪念碑 马莹摄

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充分的了解了红二十五军的历史故事,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了这些纪念馆,才真真切切的能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用先辈的鲜血换来的。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有敢拼搏,敢奋斗,能吃苦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莉莉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