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加深入了解重庆这一座英雄的城市背后的厚重历史,从而更加深刻体会重庆这座城市背后所蕴含的红色血脉,长安大学赴重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暑期实践队前往重庆大轰炸遗址群、宋庆龄故居、人民解放纪念碑进行学习讨论。
在抗战前夕上海、南京、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被日军占领,这种条件下重庆就作为战时首都,因此重庆也就成为了日军“以炸迫降”的最主要的轰炸目标。在1938-1943年大轰炸期间,日军空袭重庆203次,出动飞机437批,9166架次,炸、焚毁房屋17452栋,37182间,造成人员伤亡2、5万余人,给重庆造成了不可磨灭的重大损失。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群中真实还原了这座英雄城市所遭受的摧残,遗址群中的人物双目圆睁,双手抓破衣服,扯裂喉咙,撕心裂肺般张口吐舌,让实践队员触目惊心。
宋庆龄原籍是海南省文昌县,1893年1月27日出生在中国上海。她的父亲是一位爱国人士。她毕业于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宋庆龄是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她为国家和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人民解放纪念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民权路、民族路交接处的十字街头中心,是原"精神堡垒"旧址。该碑最初兴建于1940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于1941年底落成,所以被命名为“精神堡垒”以激励中华民众奋力抗争以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是最能体现重庆抗战精神的标志性建筑。在参观时实践队员了解到中国革合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但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团结一致,以百曲不挠的革命精神,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获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实践队员表示:我们必须学习革命先辈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努力做出属于自己的成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庆不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更是一座站立着的英雄城市。因此在参观重庆大轰炸遗址群、宋庆龄故居、人民解放纪念碑时,实践队员们始终觉得肩上有一种使命感,那就是要把重庆深厚的历史呈现给越来越多的人,让他们了解在战争背后,这座城市的人所做出的巨大牺牲。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身为中国青年的我们更要担当起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向老一辈革命先烈看齐,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青年,努力做出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成绩!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