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西安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红色故事接力讲 红色基因代代传

西安科技大学 2023-07-31 浏览:

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加深学生们对党史的了解,激发爱国热情,并传承红色基因。近日,西安科技大学“双创赋能•红色筑梦”实践团前往广州起义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铭记初心使命。

青年当有为守初⼼担使命

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飞跃。青年人要讲好新时代的红⾊故事,争当红⾊基因的传承⼈,守初⼼担使命,在平凡的⼯作岗位上努⼒奋进。

在参观学习广州起义纪念馆中,实践团成员仿佛穿越时空,亲历了一场风云变幻的伟大起义。通过展板、图片和实物的生动展示,深入了解了大革命时期蒋介石、汪精卫的反共叛变,以及中国共产党发动起义的壮烈历程。

实践队在广州起义基本陈列.jpg

图为实践队在广州起义基本陈列 陈鑫 摄

听红色故事,红色基因代代传

广州起义红布带,是1927年广州起义的标识。它就像一条穿越时空的纽带,将革命的风云和今天的宁静,连接在一起。波澜壮阔的革命起义历史画面不能忘、不敢忘,奋不顾身的战斗精神不断激励着我们前进。在广州起义前,起义总指挥部决定,凡参加起义人员,需一律佩戴红布带,以便识别。广州起义原定1927年12月12日进行,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敌人已部署镇压危险迫在眉睫,起义被迫提前一天进行。因此,起义人员佩戴用的红布带准备不足,很多参加起义的军民便到商店去买白布回来染红挂在脖子上作为标记。由于起义期间,广州遇上阴雨天气,红布带遇水褪色,很多起义军民在脖颈和手腕上都留有红印。

实践团成员在参观过程中由衷致敬.jpg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参观过程中由衷致敬 陈鑫 摄

团队讲解员正在为队员讲解广州起义.jpg

图为团队讲解员正在为队员讲解广州起义 陈鑫 摄

起义失败后,国民党对全城进行大清洗,凡有此印痕者,皆被杀害,致使广州城内血雨腥风,尸骸遍野。一条小小的红布带,本是起义中最光荣的标志,却在起义失败后成了被屠杀的“罪证”。红布带浸满了无数逝去的起义军民的鲜血,而今虽已不再鲜艳,但后世永远都会铭记曾经佩戴着红布带奋勇杀敌的烈士们的英勇和无畏。

实践队于广州起义纪念馆合影.jpg

图为实践队于广州起义纪念馆大合影  陈鑫 摄

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党的光辉历程,坚定了初心使命。让我们将这份感悟带回校园,传承红色基因,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用青春之力谱写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曹瑶倩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