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赴韩城话剧汇演文化调研队成员在当地村政府的安排下,跟随导游一起来到党家村进行了解学习。
队员们走进村子,一踏上具有古朴纹路的青石板,就被党家村的一个个石砌巷道、一个个艺术雕刻、一栋栋精巧的四合院吸引。党家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村中有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并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
(图片1:图为队员在党家村村口的合影)
走进党家村,经过各民居的参观队员们学习到,村子里民居院落通常只占地四分,南北方向拉长,利于采光,东西窄,是为了留下余地给更多住户。村落里大都为一进四合院,厅房居上、厢房分置两侧,门房与厅房相对。党家村的四合院不同于北京四合院的方形布局,是一狭长窄院,也不同于关中四合院厢房单坡屋顶的造法,山墙的造型多呈“人”字坡形。党家村人在建造宅院时,把传统的伦理和儒家的思想融入其中:他们把四合院视为一个人,厅房为首,门房为足,左右厢房为两臂。房屋的高度有定数,居住有次序。在党家村,门房和厅房都是楼房。四面相合的房子,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厅房为祭祀、设宴之所,门房是长辈的居室,厢房里住的是晚辈,而长辈住门口一是为了方便接待客人,二是为了看管家中子女。知道了这些,大家纷纷对古人精妙的构思感叹。
(图片2:图为队员在导游的带领下学习参观)
接下来,队伍在带领下来到了党家分银院,了解到了分银院顾名思义为分银子的院子,是党家按照当时的股份制进行账目收支核算与公示的地方,也是按股份的多少进行分银的院子,始于清朝初期,曾往来骠驮络绎不绝,有“日进千银”之说。调研队知道了,党家村有着“商农合一”的观念,经济上大家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按入股比例进行分红,使村中绝大多数人都过上了安康富裕的生活。这种共同富裕的智慧让调研队都无比的惊叹与尊敬。
(图片3:图为党家分银院为提防小偷设计的楼梯)
紧接着,队员在导游的指引下来到了一个黑色建筑旁,上面写着“惜字炉”。通过导游介绍,队员了解到这是党家村专门用来烧废纸的地方,古时候的党家村文人有很多,党家村人尊重文人和文化珍惜字和纸,于是会将写过字的纸张专门从这里烧毁,而不是随意销毁。这类似于现代的碎纸机,但却比碎纸机有更深远的意义和独特的文化。
(图片4:图为惜字炉照片)
调研队走过一段曲折的小巷,最终来到了党家村呈鹤立鸡群之势的标志性建筑——文星阁。党家村整个村子的地势为西高东低,在地势较低的村东南处建立高塔,是风水上的考究。塔为六角六层楼阁式砖塔,始建于清代雍正三年,光绪年间重建。塔的朝向不是传统的南向,而是偏向西北面朝村落中心。此时,队员不禁问到:文星阁为什么会建在东南方向,导游随即给了解答,首先从中国地势上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天倾西北而地陷东南,在一个低的地势处建一个较高的建筑,会起到地势平衡的作用;其次与村子有关系,党家村三面环山,唯独这个朝向没有遮挡,从风水上来讲,它需要建一个比较高的建筑,把村里的好风水挡住,不让往外流,称做“关门”。以上就是文星阁建在东南方向的两个原因。
(图片5:图为文星阁照片)
到这里,整个观赏流程结束。队员们纷纷感叹这个经历700年历史风雨飘摇的村庄。它位于一个狭长隐秘的山沟里,一片翠绿之中尽显古朴凝重,犹如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用自身的“光芒”征服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调研、采风,它就是——党家村。
经管学院数耕者调研队赴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开展调研活动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王彧昕/文 许瑞娇/图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15891794096 8月27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学生组成的调研队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柳林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团队围
陕西大学生网讯(通讯员 李静) 为系统考察高山蔬菜绿色种植的发展现状,推动农业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探索,8月2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几名同学组成的调研团队前往太白县咀头镇塘口村,针对高山蔬菜种植过程中绿色农资使用等情况开展了专
(陕西大学生网讯) 七月的咸阳,麦浪翻滚间藏着一处特殊的精神粮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调研小队走进这座由60后老兵魏德军耗时23年、斥资近千万打造的民办红色博物馆
为深化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 7 月 25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赴永利村调研队成员,前往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开展主题学习调研活动。 图为团队成员在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毛鸣凤 供图 调研活动的第
8月22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数耕者 调研队赴“中国猕猴桃之乡”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聚焦猕猴桃种植及数字化发展近况 。 团队深入汤峪镇猕猴桃 企业 生产基地 与 种植 农户 家庭,开展了“面对面”调研。 兄弟果业负责人带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