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电(通讯员 高偲逸)7月1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科赴韩城话剧汇演文化调研队成员在当地村政府的安排下,跟随导游一起来到党家村进行了解学习。队员们走进村子,一踏上具有古朴纹路的青石板,就被党家村的一个个石砌巷道、一个个艺术雕刻、一栋栋精巧的四合院吸引。党家村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村中有123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并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人类古代传统文明居住村寨的活化石”、“世界民居之瑰宝”。队员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党家按照当时的股份制进行账目收支核算与公示的分银院,顾名思义也就是按股份的多少进行分银的院子,它始于清朝初期,曾往来骠驮络绎不绝,有“日进千银”之说。党家村的选址也特别的讲究,坐落于台塬与河流之间的平坦洼地,依塬傍水。南北两侧都是台塬地,北塬较高,冬季可以避免寒风,南塬较低,村前有黄河一级支流泌水河,地处村落南部,便于取水,同时湿润的河谷风也会吹进村落。队员在导游的指示下看到,村北在北塬台顶上修建了一座寨子,称作“泌阳堡”。寨堡和沟下村落就分别称作了“上寨”和“下村”。村、寨之间路相通,并修建有有坚固的堡门,给村民们带来了严实的保护。除此之外,队员还参观了村子里许多的特色建筑:如慈禧赐的福碑、砖雕照壁、惜字炉、文星阁、中日友好广场等等。这些古建筑使队员在欣赏赞叹之余又感受到中国儒家传统人文思想的教益和古人的聪明才智,尽管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已远逝,但他们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永存。
图片一
图为队员在党家村村口的合影(摄影 王雨虹)
图片二
图为党家村全貌(摄影 王凯昕)
图片三
图为队员在观赏慈禧赐福(摄影 张文举)
图片四
图为党家分银院为提防小偷设计的楼梯(摄影 刘国梁)
图片五
图为党家村中的“惜字炉”(摄影 王少楠)
图片六
图为文星阁照片(摄影 孙铭阳)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