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学生网
讲大学生故事·传大学生声音
首页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子赴渭南市潼关县自然资源保护局实践学习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3-07-28 浏览:

潼关矿产资源丰富,改革开放后矿业迅速发展,但大规模的开发同时带来了生态环境问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我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我”的理论,7月16日陕西工院“循迹黄河几字弯,助力黄河永安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跟随潼关县自然资源局前往潼关峪民石渣厂矿山参观矿山修复工程,深入了解矿山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最新进展。

实践团首先前往潼关县自然资源保护局,孙伟新局长热情的接待了实践团成员,讲解了潼关县自然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经验,并提出要带领实践团亲眼看看当地的修复工程,体会如何化满目疮痍的矿山变成绿水青山。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在自然资源保护局所拍

来到西潼峪新民石渣厂后,孙局长指向一片绿油油的山体,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石渣厂的修复整体规划和设计,环境修复工程的具体步骤和技术手段,该项目主要包括了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方面,如土地平整、绿化治理恢复、危险岩体清除等等,通过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和修复,渣石厂废弃地逐渐向原貌恢复,附近的山体、植被和土壤都得到了有效保护,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孙局长表示,这里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接下来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还会投入更多努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让土地更肥沃,让树木更茂盛,让青山重现生机。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图为实践团来到一处已被修复的矿山前听孙局长讲说修复历程时所拍)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实践团亲眼目睹了环境修复前矿山满身“伤痕”的照片,又将目光转向眼前被绿植覆盖的山体,觉得十分震撼与感动,真正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含义。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通过此次参观,实践团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矿山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相关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今后实践团也会像许多矿山修复的前辈一样热爱大自然,致力于为矿山生态修复等环保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共绘绿水青山之画卷。



责任编辑:郁海洋
相关文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优秀学子回访武穴中学

薪火赓续,学子归巢话成长。2025年1月20日,寒假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位学子——吕伟、王昊和汤浩,回到母校——湖北省武穴中学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宣讲活动,向在校的高中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经验和成长故事。通过这次活动,他们不仅为学弟学妹们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态环境改造团队赴宝鸡长寿沟垃圾填

陕西宝鸡讯(通讯员 王彧冉) 2025年3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宝鸡市垃圾填埋场生态环境改造研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团队,赴宝鸡市硖石镇长寿沟垃圾填埋场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镇政府工作人员、走访周边村民,团队聚焦封场后生态修复的基层实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安大学“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赴渭南市党定

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盘活文化资源 壮大集体经济”团队赴渭南市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开展实践调研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

探索千年古都的文化瑰宝 —— 大学生三下乡之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之旅 在这个夏日炎炎的季节里,我们一群满怀激情与好奇的大学生,踏上了“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征途,而此次的目的地,是历史悠久的古都西安,一个承载着无数故事与传奇的地方。在众多文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

2024年7月12日,来自四按建筑科技大学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大学生们走出校园,走进农村,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组长的带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