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略阳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多措并举,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有效促进了县域教育质量向着优质均衡水平迈进。
——平台推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利用赛教平台,按照省市县各类优秀教师评选文件精神,扎实做好“三级三类”骨干教师的评选认定工作,近三年累计培养省级教学能手23名、市级教学能手3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5名,分别占全县省级教学能手总数的55%、市级教学能手总数的48%;搭建研训平台,针对部分教师课程标准把握不准、教材理解不透、课堂效益低下等问题,由县教研部门牵头,组织名优骨干教师成立全县大备课组,各学校选派教师参加,每周固定半天时间开展集体研讨备课活动,完成一至两周工作量的教案,经审核后通过专用工作群发至各学校,经学科教师个人二次细化完善后使用。大备课活动提供了本土化教案,提高了教师备课能力,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升;采取多渠道引进人才、多途径培养人才等方法,有效拓宽、破解了教师入口瓶颈和教师成长难题,从而促进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机制撬动,推进课堂提质增效。坚持用足用活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成长成才。先后出台《略阳县名优教师激励管理办法》《关于加快推进略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落实教师津补贴待遇,实行评优晋级优先等政策举措,大幅度提高了对“三级三类”名优骨干教师和培养学校名师工作坊、学科带头人工作坊的奖励扶持力度;建立培训机制,促使教师深度研修。在县域内和苏陕协作对口帮扶单位,深入开展校长、教师轮岗交流、跟岗学习等活动,以加强对教学质量滞后教师常态化进行业务跟踪指导。利用国培、名师引领行动、教育信息化2.0等各级平台,多渠道争取教师培训项目,以增加受训教师数量,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完善教研联盟评价机制,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组建9个教研联盟,并建立教研联盟考核机制,各教研联盟积极整合优质资源,把“办公桌”移至教学一线,把学生课堂作为“研究室”,把教学困惑作为教研课题,合力探究共性或深层次问题,着力破解教师专业持续发展困境,不断缩小城乡教师教学差距。
——教研引动,实现融合强队伍。统筹整合学科指导中心工作,2019年初由全县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优的学校牵头,挂牌成立义务教育段12个学科指导中心。各中心紧扣教师学科教学教研工作弱项短板,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送教、送研、送培等活动,积极补齐教师教学业务短板;坚持驻校抓教研,每学期对教育质量相对滞后的中小学,组织县教研室教研员和各级名师,驻扎学校对教学实行全过程跟踪诊断,分析研判,直面症结,并定期开展驻校教研“回头望,督促整改提高;优化教学视导,修订完善《略阳县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等工作规程,每学期对学校、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开展全面督查视导,建立教师问题整改销号台账,将其纳入教师年终工作考核、评先选优、晋职晋级等工作;坚守主责主业,先后通过教育工作会、教育质量提升推进会、教育质量督导点评会、教育质量检测分析研判等专题会议,逐级传导教育质量压力,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意识;立足教师主责主业,每学期统一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检测工作,采用中高考模式,县局派驻督考,校际交叉监考,集中统一阅卷,推进了全县教育质量的普遍提高。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学习中重温初心使命,践行担当作为,金台区教体局党组坚持四到位,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高度重视 精心谋划 组织
近年来,略阳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总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多措并举,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有效促进了县域教育质量向着优质均衡水平迈进。平台推动,促
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大惠民政策,长期以来,长武县以让每一个孩子都吃得安全有营养为目标,注重改革、严控、提质、食育四道工艺,精心烹制惠民营养餐,让全县1.5万余名中小
2021年,西乡县把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工作列为重点任务,及时部署,全面动员,重点保障,聚力实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达标创建工作。强化组织领导。该县委、县政府成立了
为保障中小学生人身安全,有效防止溺水事件发生,平利县中小学、幼儿园未雨绸缪,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暑期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开展全员化宣传教育。学生放暑假前,各中小学、幼儿园通过召开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