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6日星期四上午八点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寒假社会实践队伍跟随着新年的步伐,怀着崇敬的心情进入“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学习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伟人事迹,中国故事,漫步在故居之间,摩梭于砖墙蔓边,当青苔混着花朵的香气漫进鼻腔,仿佛张学良将军与杨虎城将军的马蹄从身边踏过,线上亦有队员进行海量资料的收集与线上调研,调研队伍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寒假实践活动进行地如火如荼。
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鼓励学子返家乡进行实践活动,回馈社会,宣传教育,并且对学子综合素质进行提升的重要举措,千千万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子分布于全国各地,时刻秉持着热情专注的态度,将自身的学识积极主动投入到服务贡献社会,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的实践中去,队伍成员于这个寒冬深入“西安事变纪念馆”,参观张学良将军公馆,杨虎城将军故居止园,学习相关历史文化,并进行记录与宣传,让红色故事萦绕青年学子以及每个人的耳边,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结合历史文化,传播优良传统。开展红色教育是当今国家与社会奠基文化基础,培养时代新人,端正社会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铭记历史,尊重历史,学习历史”的良好氛围的重要举措,青年学子作为新时代的信息传达者,更应该深入实践活动之中,承载文化基因,延续历史长河,队伍成员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实践模式,全方面收集与学习历史事实,多维度刻画与复原历史人物与事迹,内化红色的中国历史并进行正确的宣传,建构中国人的民族信仰。
开展实地调研,线上线下齐发。调研是工作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是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队伍成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西安事变纪念馆”,真真切切接触历史遗址,感受历史人物的气息,触摸民族英雄的指纹,广泛学习与记录历史,并撰写寒假社会实践报告,将调研结果可视化。
系统学习过程,延续红色血脉。实地调研与线上调研,资料收集后,团队将调研结果,调研报告撰写等系统化,构建宣传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工程的系统化流程,坚定红色教育走访团的团队信念,时刻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广大老干部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是建立新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功臣,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优良作风,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讲话精神,将老干部的优良传统文化当作学习资源,将尊史爱史时刻镌刻到文化骨髓里,让红色丝带陪伴我们成长。
凝聚学子力量,发挥团队精神。团队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合理分工,积极调研,不仅于红色基因教育宣传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精神也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展现与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子成长,助力红色基因延续。
2025年8月9号至8月16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调研团的7名同学前往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开展了暑假 “三下乡” 实践活动。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来了解当地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延安设施农业试验示范站位
6月2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八路军胶东军区机关旧址纪念馆(位于烟台市海阳市郭城镇战场泊村),以“胶东地区的革命历史与精神传承”为主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在红色印记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本次实践团队由学子王子豪担任领
塞上兴农 调研队积极响应《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号召,于2025年8月深入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开展“ 水润塞上江南 智启农兴之路 ”主题社会实践。团队以厚植“知农爱农”情怀为初心,运用专业视角系统探究农田水利建设现状与智慧化管理实践,为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盛夏七月的关中平原绿意盎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渭水清源,绿动关中” 实践团七十名师生,带着环境学科专业硬实力与守护绿水青山的使命担当,于 7 月 15 日至 30 日深入西安、咸阳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团队精诚合作,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最终完成调研工作。我们深知,精准认知土地国情是科学决策的基石。在起初确定选题时,可谓是千头万绪,又临近考试。一遍团队内部激烈讨论,一边与指导老师深入探讨,选题迟迟定不下来。经过半个月的反复